內閣辦公署前,初雪無聲。
鉛灰色的天穹之下,那緩緩消散的金色天幕,仿佛還在無聲地訴說著被塵封的往事。
一個本該為萬世開法度,重塑帝國脊梁的國之棟梁,竟因“妄議朝政,蠱惑人心”這等莫須有的罪名,被囚于京師最陰暗的角落,于囹圄之中,等待著生命之火的最終熄滅。
何其荒謬!
議事廳內,死一般的沉寂。
方才因靈氣枯竭、國運隱患而帶來的沉重壓抑,此刻已被一股更為熾熱的怒火所取代!
李景緩緩攥緊了拳頭,龍袍下的指節已然泛白。
他終于明白,為何前朝會亡,為何這片土地會歷經如此多的苦難!
只因這廟堂之上,總有那么一群人,他們不問對錯問立場,將真正的國士棟梁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肆意構陷,棄如敝履!
此風不除,何談中興?!
半個時辰后,大理寺。
這里是整個大舜王朝名義上的最高司法機構,掌管著天下的刑名審判。朱漆的大門,高懸的“明鏡高懸”牌匾,無不彰顯著此地的威嚴與肅穆。
然而,當李景的御駕在數百名黑云衛的簇擁下,如同一陣黑色的旋風般降臨此地時,這份所謂的“威嚴”,瞬間土崩瓦解。
大理寺卿孫明志,一個年過半百、在前朝便已身居高位的“老臣”,帶著一眾大小官吏,連滾帶爬地從衙門內沖出,跪伏于雪地之中,渾身抖如篩糠。
“臣……臣等不知陛下圣駕親臨,有失遠迎,罪該萬死!”
李景沒有理會這些磕頭如搗蒜的官吏,他甚至沒有下轎,只是隔著明黃色的轎簾,聲音冰冷地傳出。
“開天牢,朕要親自提審一名囚犯。”
“天……天牢?!”
孫明志聞言,嚇得魂飛魄散。天牢乃是京城最污穢、最不祥之地,自古以來,便有“君王不涉囹圄”之說。
陛下今日此舉,已是破了祖宗的規矩!
他有心勸諫,卻在接觸到轎外狄梁那雙洞察世事的冰冷眼神時,將所有的話都咽了回去。
“不知……不知陛下要提審何人?”
“宋慈。”
當這兩個字從轎中傳出時,孫明志的臉色“唰”的一下變得慘白,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驚慌。
李景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細節,轎簾被一只骨節分明的大手緩緩掀開,他那雙深邃如淵的眼眸,牢牢地鎖定了孫明志。
“怎么?孫大人,似乎對此人,印象頗深?”
“沒……沒有!”孫明志矢口否認,冷汗順著額角涔涔而下,“此人乃是先皇欽定的要犯,因妄議新政,詆毀先帝,被打入天牢,已……已近十年。臣……臣也只是在卷宗上見過其名罷了。”
“是嗎?”李景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那正好,今日,朕便要借孫大人的寶地,重審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