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聲音,清朗而又堅定,瞬間壓下了殿內所有的嘈雜。
“孫臣,惶恐!不敢奉詔!”
“皇上正值盛年,乃我大舜之擎天玉柱。太子新喪,國之大慟,正需皇上您坐鎮中樞,撫慰人心,穩定朝局。孫臣年輕識淺,德行淺薄,驟然擔此重任,唯恐有負皇上重托,有負天下萬民之期望!請皇上收回成命,孫臣愿一生為大舜之利劍,為我朝藩王,掃平內外宵小,萬死不辭!”
他言辭懇切,情真意切,將孝道與臣節擺在了首位。
龍椅之上,李晟看著下方跪伏的李景,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但更多的卻是決然。
他強撐著身體,緩緩站起,聲音雖沙啞,卻字字如鐵:“景兒,你起來,朕意已決,無需多言!”
“朕累了。”李晟的目光掃過下方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聲音中帶著無盡的疲憊與失望。
“這十幾年來,朕自問勤勉,卻識人不明,用人不善,以至奸佞當道,國賊環伺,朕的康兒,便是活活被這腐朽的朝堂,被你們這些只知黨同伐異、不知為國分憂的所謂‘棟梁’,給活活累死的!”
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如同驚雷炸響,震得張敬居等一眾老臣渾身一顫,冷汗涔涔。
“朕,有罪于社稷,有愧于列祖列宗!朕還有何面目,再坐在這張龍椅之上?!”
“唯有景兒!”李晟的目光,重新落在了李景身上,那雙渾濁的老眼中,燃起了最后的、也是最熾熱的期望之火,“唯有你,身負天命,能辨忠奸,有經綸濟世之才,有雷霆霹靂之手段!唯有你,才能將我大舜,從這即將傾覆的泥潭之中,拉將出來!”
“朕退位,非為私,乃為公!為這李氏的江山,為這天下的蒼生!”
說著,他不顧禮制,竟親自走下御階,顫抖著雙手,要去攙扶李景。
李景見狀,再次叩首,身形伏得更低。
“皇上拳拳愛子之心,天下可鑒。然,太子尸骨未寒,孫臣豈能于此時貪戀大寶,行此不悌不孝之舉?若如此,天下人將如何看待孫臣?如何看待我李氏皇族?只怕親者痛,仇者快!懇請皇上三思!”
就在這君臣爺孫僵持不下之際,一個清朗的聲音,如同空谷足音,自百官之中悠然響起。
“陛下,攝政王殿下。”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那個剛剛入朝不久,卻已然在京城掀起無數波瀾的青衫謀士——徐元,緩緩走出班列。
他先是對著李晟與李景各行一禮,隨即不卑不亢地朗聲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陛下禪位,乃是效仿上古堯舜之舉,是為天下計,非為一己之私,此為‘圣’。”
“攝政王殿下堅辭不受,是為恪守孝道人倫,全君臣之義,此為‘賢’。”
“圣賢相讓,本是佳話,然,時移世易,當今之勢,內有國賊未除,外有強敵虎視,國祚飄搖,已如累卵,社稷之安危,遠重于個人之名節。”
徐元的目光,轉向李景,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王爺,您忘了天幕之言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