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所有大舜臣子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
李景面帶微笑,抬了抬手:“拓跋先生請講。”
拓跋宏的嘴角,勾起一抹勝券在握的弧度。他伸出一根手指,朗聲道:“其一,割讓幽云十六州,此乃我后津祖地,理應歸還。”
話音未落,常青山等武將已是勃然變色,拍案而起!
拓跋宏卻視若無睹,繼續伸出第二根手指:“其二,歲貢白銀三百萬兩,絲綢十萬匹,以慰藉我軍此次出征的損耗。”
“其三,”他緩緩伸出第三根手指,目光灼灼地逼視著龍椅之上的李景,一字一頓地說道,“為表誠意,需請大舜皇帝,于兩國邊境,親自向我朝大汗……行跪拜之禮,以締結萬世和平之盟約!”
轟!!!
三個條件,一個比一個苛刻,一個比一個……屈辱!
這哪里是議和?這分明是挑釁!
“放肆!”
“蠻夷豎子!安敢辱我君上!”
“陛下!臣請將此獠拖出去斬了,與他后津決一死戰!”
整個太和殿,瞬間炸開了鍋!大舜的文武百官,無不義憤填膺,怒發沖冠!
然而,龍椅之上的李景,卻依舊是那副云淡風輕的模樣。他甚至端起酒杯,輕輕呷了一口,而后才不緊不慢地笑道:“呵呵,拓跋先生,當真是快人快語。”
他看著下方那個一臉倨傲,等待著他暴怒或是屈服的后津智者,緩緩搖了搖頭,答非所問地說道:“先生可知,夏蟲為何不可語冰?”
拓跋宏一愣,下意識地答道:“因其……未見冰雪?”
“不錯。”李景點了點頭,話鋒陡然一轉,眼中閃過一絲淡淡的嘲弄,“朕也有一惑,敢請先生解之。先生久居草原,可知何為‘王道’?何為‘霸道’?”
拓跋宏眉頭微皺,隱隱感覺有些不對,但依舊傲然道:“強者為尊,勝者為王,此乃天地至理,何須多言?”
“哈哈哈……”李景聞言,竟朗聲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睥睨與不屑。
“井蛙不可語海,凡鳥難知鴻鵠!先生所言,不過是逞一時之勇的匹夫之道,乃‘霸道’之末流。而我華夏自古以來,所尊崇者,乃‘王道’也!”
他緩緩站起身,龍袍無風自動,一股無形的磅礴帝威,轟然席卷了整個大殿!
“王道者,以德服人,以信立國!非是不戰,而是戰必有名,伐必有罪!爾等后津,背信棄義,引兵南下,殘害邊民,此為不義!以十萬將士性命為要挾,行敲詐勒索之舉,此為不仁!如今更欲辱我君臣,欺我社稷,此為不智!”
李景的聲音,一句比一句宏亮。
“如此不仁不義不智之舉,縱能得一時之利,亦不過是飲鴆止渴,終將為天下所唾棄!先生自詡‘草原智者’,卻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般淺顯的道理都不懂,豈非……可笑至極?!”
“你……!”
拓跋宏被李景這番引經據典、占據了道德制高點的降維打擊,懟得面色漲紅,啞口無言。
他空有滿腹算計,卻在對方這堂堂正正的“王道”大勢面前,顯得如此淺薄和粗鄙。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文化碾壓!
眼見在言語交鋒上落了下風,拓跋宏眼中閃過一絲陰狠,索性不再廢話,直接圖窮匕見!
他對著殿外拍了拍手,沉聲道:“多說無益!陛下既不愿接受我朝的善意,那想必也不在乎那十萬將士的性命了。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