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殺而壓抑的氣氛,已經籠罩在東宮和太醫院整整數日。
自從天幕劇透了太子李康的不治之癥后,皇帝李晟便勒令太醫院所有醫官,不惜一切代價為太子會診。
甚至貼出告示,網羅各地最頂尖的杏林高手齊聚一堂。
望、聞、問、切,各種珍稀藥材如流水般送入東宮。
最終,經反復確診,由太醫院院使率領三位供奉,得出了一個與天幕之前所告知幾乎完全一致的結論。
“陛下,太子殿下……其體內確有惡疾,狀如……瘤疽,盤踞于臟腑之內。“
”若精心調養,輔以固本培元之湯藥,或可……延壽數十載。但若再如以往那般宵衣旰食,恐怕……不出幾年?!?/p>
老院使匍匐于地,聲音艱澀,冷汗浸透了官服。
李晟坐在龍椅上,閉上雙眼,久久無言,大殿內落針可聞。
他終究是凡人,而非神明,逆不了天,也改不了命。
良久,當李晟睜開眼,眼中的悲痛與不甘被強行壓下,化作了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嚴。
“傳朕旨意,即日起,太子李康遷居太醫院靜心閣,安心療養,非朕旨意,任何人不得以政務叨擾!”
“另,晉王李景,入主東宮,暫代太子輔政之權!命內閣大學士、太傅張敬居,傾心教導!”
此旨一出,朝野震動。
而對于這一切的焦點人物李景來說,他的“苦難”生活,才剛剛開始。
如果說之前只是旁聽政務,那現在就是被徹底趕鴨子上架,而且還是負重前行。
天不亮,他就要被內侍從床上叫起來,參加冗長乏味的早朝。
聽著下面一群胡子花白的老頭子,為了某地一個水渠的修建方案,或是某個官員的品級評定,引經據典,吵得唾沫橫飛。
李景站在仁宗皇帝的身旁,強忍著打哈欠的沖動,感覺自己的腦仁都在嗡嗡作響。
“修煉的時間何其寶貴,居然要浪費在這種事情上……”他心中哀嚎,表面上卻還要維持著一副認真聆聽、時而點頭的樣子。
下了早朝,還沒等喘口氣,太傅張敬居便會準時出現,將他“請”到文華殿,開始長達數個時辰的帝王心術與經史子集教學。
“晉王殿下,為君者,當知得失,明仁恕,曉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