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仿佛能看到,在那座新落成的院落里,無數工匠正揮灑著汗水,為了一個更高效、更強大的明天而奮斗。
放下這份奏折,他又拿起另一本,來自江南總督沈歸。
上面詳述了新稅法推行之后,江南賦稅不增反減,但國庫收入卻翻了兩番的奇跡。那些曾經被士紳豪族隱匿的田畝被清丈出來,分給了真正的耕者。
奏折的末尾,沈歸附上了一段民情描述:無數百姓自發地在家中為新皇立起了長生牌位,日夜祈福,感念天恩。
緊接著,是“農圣”賈易關于新作物試驗田長勢喜人的匯報;是宋慈呈上的《大舜律》草案初稿……
每一份奏折,都代表著這個古老帝國的一處肌理,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
李景一本一本地批閱著,不知不覺間,完全沉浸其中。
這些變化,遠比他個人修為的精進,更能帶來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與成就感。
就在這時,異變陡生!
正當他批閱到一份描繪京城百姓安居樂業、街市重現繁華景象的奏疏時,一股莫名的暖流,毫無征兆地從他心底涌起,瞬間流遍四肢百骸。
“嗯?”
李景動作一滯,雙目微凝。
他敏銳地察覺到,自己丹田氣海之內,那顆沉寂已久的黯淡金丹,竟在此刻輕輕地顫動了一下!
仿佛是久旱的禾苗,得到了一滴甘霖的滋潤。
這……這是怎么回事?
他立刻閉上雙眼,沉入心神,仔細感應。
天地間,依舊是一片靈氣枯竭的死寂。
那股奇異的力量,并非來自外界的天地,而是源于……某種更加玄妙宏大的存在!
李景屏息凝神,將自己的感知提升到極致。
漸漸地,他“聽”到了。
他聽到了田埂間,農夫因獲得土地而發出的質樸笑聲;
他聽到了學堂內,寒門學子們瑯瑯的讀書聲,充滿了對未來的希望;
他聽到了軍營中,將士們操練時那一聲聲“保家衛國”的怒吼。
千千萬萬道聲音,千千萬萬縷情緒——喜悅、感激、希望、信賴、忠誠……這些原本無形無質的民心、民意,此刻竟匯聚成一條條肉眼不可見的、散發著淡淡金光的溪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后面精彩內容!
從大舜的四面八方,向著京城,向著這座皇宮,向著他這位九五之尊,滾滾而來!
它們不是靈氣,卻比靈氣更加厚重,更加磅礴!
它們涌入李景的體內,沒有像靈氣那樣沖刷經脈,而是直接融入到了那顆黯淡的金丹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