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首余恨:趙虎的瘋狂報復與挫敗
夜色如墨,破廟的角落里堆滿了枯枝敗葉,趙虎蜷縮在草堆上,身上還穿著那件沾滿塵土的錦袍,只是昔日的華貴早已被狼狽取代。他望著廟外淅淅瀝瀝的秋雨,眼中翻涌著滔天恨意,牙齒咬得咯咯作響——自被劉梓妍趕出逍遙城,他就像條喪家之犬,躲在這荒郊野嶺的破廟里,連頓熱飯都吃不上。
“劉梓妍!”他猛地一拳砸在身旁的石頭上,指節滲出血來,卻渾然不覺,“你斷我財路,毀我城主府,害我無家可歸,這筆賬我定要跟你算清楚!”腦海里不斷閃過往日的光景:逍遙城里的百姓見了他點頭哈腰,金銀珠寶堆滿庫房,神虎跟著他威懾四方……可這一切,都被劉梓妍親手摧毀了。
更讓他氣炸的是,前幾日派去打探消息的手下回來稟報,說劉梓妍不僅當了逍遙城的新城主,還深得民心——她沒有賦稅,懲治惡霸,甚至開倉放糧救濟百姓,城里的人提起她,個個贊不絕口。更可氣的是,他養了好幾年的神虎,竟然被劉梓妍救活了,如今已經為劉梓妍所用,此刻正被安置在城主府里,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連我的虎都敢搶!”趙虎氣得渾身發抖,胸口劇烈起伏,“我發誓,絕不會讓你好過!逍遙城是我的,神虎也是我的,我一定要把你碎尸萬段,奪回屬于我的一切!”
他當即叫來躲在廟外的錢管家,這是他唯一剩下的親信,也是當年幫他作惡最多的爪牙?!板X管家,你聽著!”趙虎壓低聲音,眼中閃過陰狠的光,“你立刻帶些人手,潛回逍遙城,給我攪亂劉梓妍的所有計劃!她想安穩當城主?沒那么容易!”
錢管家連忙躬身應道:“城主放心,屬下這就去辦!”
接下來的日子,逍遙城里頻頻出事——劉梓妍安排修繕城墻的工匠,夜里被人打暈在工地上;剛運來的救濟糧,在糧倉里被人放了火,雖及時撲滅,卻也燒了大半;甚至有百姓反映,夜里總有蒙面人在街頭游蕩,威脅他們不許親近新城主。
趙虎躲在城外的據點里,每天盼著錢管家帶來好消息,可每次等來的都是“計劃失敗”的消息。更讓他抓狂的是,他接連三次派殺手暗殺劉梓妍——第一次,殺手剛摸到城主府門口,就被巡邏的侍衛識破;第二次,殺手混進城里的酒樓,想在劉梓妍的飯菜里下毒,卻被她當場識破,還被活捉了兩個;第三次,他讓錢管家親自帶人,在劉梓妍巡查城外時埋伏,結果反被劉梓妍設下的陷阱包圍,手下死傷大半,錢管家也帶著殘兵狼狽逃回。
“廢物!一群廢物!”趙虎看著逃回來的錢管家,氣得一腳將他踹倒在地,桌上的粗瓷碗被掃落在地,摔得粉碎,“連一個女人都對付不了,我養你們有何用!”他胸口劇烈起伏,眼前陣陣發黑,差點氣得暈過去——他本以為劉梓妍只是武功高強,沒想到她不僅有勇有謀,還把逍遙城治理得固若金湯,連暗殺都找不到半點機會。
錢管家趴在地上,渾身發抖:“城主,劉梓妍實在太厲害了,她手下的人個個精明,城里的百姓也都幫著她,我們……我們實在沒辦法??!”
趙虎喘著粗氣,癱坐在草堆上,望著廟外漆黑的夜空,眼中滿是不甘與怨毒。他知道,自己現在實力大減,想立刻奪回逍遙城幾乎不可能,可他咽不下這口氣——劉梓妍就像一根刺,深深扎在他心里,讓他日夜不得安寧。
“等著……劉梓妍,你給我等著!”他咬牙切齒地說道,眼底閃過一絲瘋狂,“這次算你運氣好,下次我定要讓你和逍遙城,一起化為灰燼!”只是這話落在空蕩的破廟里,只剩下無盡的恨意,卻再也沒了往日的威懾力。
日子在晨練的呼喝與暮歸的炊煙里悄然流轉,轉眼已是兩月有余。劉梓妍每日天不亮便到演武場,手把手教蘇林林扎馬步、練劍招,又怕年幼的蘇念吃不消,特意為她編了一套輕巧的防身掌法。起初蘇林林握劍的手總在發抖,劈出的招式綿軟無力,劉梓妍便握著她的手腕一遍遍矯正,指尖磨出了薄繭也毫不在意;蘇念記不住招式,她就把動作拆成“伸臂如摘花”“轉身似追蝶”的口訣,陪著小姑娘在月光下反復練習。
如今的蘇林林早已褪去往日的怯懦,一身素白勁裝襯得身姿挺拔,手中長劍舞起來虎虎生風,劍光掠過演武場的青石地,竟能激起細碎的石屑;蘇念也不再是那個躲在姐姐身后的小丫頭,遇到府外調皮的孩童尋釁,抬手便能使出幾招利落的掌法,既不會傷人,又能穩穩護住自己,一雙烏溜溜的眼睛里滿是底氣。
演武場的熱鬧遠不止于此。起初跟著學武的多是年輕力壯的漢子,后來連帶著婦孺老人也湊了過來——劉梓妍索性分了班,白日教壯年人拳腳刀劍,傍晚便帶著老人孩子練養生的慢拳。曾經只會在田埂里刨土的莊稼漢,如今能揮著鋤頭開墾荒地,也能提劍守住村口的要道;圍著灶臺轉的婦人,不僅學會了防身術,還跟著劉梓妍請來的巧手婆子學了織布、做醬的手藝,家里的布帛、醬菜擺到市集上,轉眼就能賣個好價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更讓人欣喜的是那些曾蜷縮在街角的乞丐。劉梓妍先是讓人把城主府西側的廢棄院落收拾出來,給他們安了家,又根據每個人的力氣、手藝分了活計:有力氣的跟著修葺城墻、開墾城外的荒田;會木工、瓦匠手藝的,便帶著他們搭建新屋;連手腳不便的老人,也能在院里曬草藥、編竹筐。如今再走在街上,早已不見衣衫襤褸的乞討者,取而代之的是穿著整潔布衣、臉上帶著笑意的百姓——有人推著裝滿蔬菜的獨輪車去市集,有人扛著工具去修建新的學堂,連往日冷清的街角,都開起了幾家賣饅頭、豆腐的小鋪子,蒸汽氤氳里滿是煙火氣。
這份安穩與富足,讓百姓們把劉梓妍的好刻在了心里。每日清晨,總會有百姓提著自家蒸的熱饅頭、腌的咸菜送到城主府門口;很多老百姓更是時常來府里幫忙打掃,逢人便說“若不是城主,我們一家早就沒了活路”;就連當初那個皮膚黝黑的莊稼漢,也在秋收后挑著滿滿一擔新米送來,紅著眼眶說“這是自家種的,您一定要嘗嘗”。他們不擅長說什么華麗的辭藻,只在遇到劉梓妍巡城時,遠遠便停下腳步,恭恭敬敬地鞠上一躬,嘴里一遍遍念著“劉城主”“救命恩人”,那語氣里的感激,比任何話語都來得真切。
劉梓妍每次都笑著把大家勸回去,可看著眼前這滿城的生機,心底也泛起暖意。她知道,自己做的這些,不過是想讓這座城的人不再經歷她曾受過的苦,
喜歡敖雪蓮的新書請大家收藏:()敖雪蓮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