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肆里,喝得半醉的漢子更是口無遮攔,拍著桌子大聲說笑:“我看啊,那蘇景月就是活該!平日里仗著蘇家有錢,在城里橫行霸道,這下栽了吧?被土匪糟蹋了也是報應(yīng)!”就連街頭巷尾的孩童,都跟著傳唱著不知是誰編的順口溜,字字句句都帶著鄙夷和嘲諷。
起初,蘇景月只是偶然在街頭聽到一句半句,氣得渾身發(fā)抖,回到府里就摔碎了一桌子的瓷器。后來聽得次數(shù)多了,她的恨意徹底爆發(fā),讓家丁們拿著棍棒四處打聽,凡是抓到背后議論她的人,不管男女老少,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拖到偏僻的巷子里狠狠毒打一頓。有一次,一個賣菜的老漢挑著擔(dān)子路過蘇府門口,隨口跟鄰人說了句“蘇家小姐如今不清不楚,真是可惜了”,剛好被出門的蘇景月聽見。她當(dāng)即下令,讓四個家丁將老漢按在地上,棍棒如雨般落下,打得老漢慘叫連連,最后斷了兩根肋骨,躺在地上動彈不得,菜筐里的青菜也被踩得稀爛。
還有一次,蘇府里兩個丫鬟在繡房里偷偷嚼舌根,議論著“大小姐現(xiàn)在出門都要戴面紗,怕是不敢見人了”,被路過的小菊聽見,稟報給了蘇景月。蘇景月氣得眼睛都紅了,竟讓人把這兩個丫鬟拖到城外的亂葬崗,用亂棍活活打死,連尸體都沒人敢收。那幾日,逍遙城的空氣里都仿佛飄著淡淡的血腥味,百姓們徹底被嚇住了,再也沒人敢私下議論蘇景月的是非,甚至在路上遇到她,都紛紛低下頭加快腳步,連大氣都不敢喘,生怕一個眼神不對,就招來殺身之禍。
可暗地里的鄙夷和不滿,卻像野草般瘋長。陳照兄弟更是從那以后,徹底斷了與蘇家的所有往來——別說主動見面,就連蘇府的管家派人上門買藥,他們都只讓伙計應(yīng)付,兄弟二人從不露面,送來的藥錢也只讓伙計代收,堅決不與蘇家的人有任何接觸。
蘇維得知女兒的所作所為后,氣得當(dāng)場就摔了手中的茶盞,青瓷碎片濺了一地,他指著蘇景月的鼻子,氣得渾身發(fā)抖:“你這個孽種!你是想把蘇家的臉都丟盡,把我們所有人都害死才甘心嗎?私下打人也就罷了,竟然還敢草菅人命!我今天非要好好教訓(xùn)你不可!”說著,就拿起旁邊的雞毛撣子,就要往蘇景月身上抽。
可他的手剛舉起來,妻子陳氏就瘋了一樣沖過來,攔在蘇景月面前,張開雙臂護著女兒,對著蘇維哭天搶地:“蘇維!你敢動我女兒一根手指頭試試!那些賤民活該!誰讓他們嘴欠,敢說我女兒的壞話,打死都是便宜他們!景月本來就受了天大的委屈,你不心疼她,還想責(zé)罰她?我告訴你,今天你要是敢打她,我就一頭撞死在這柱子上,讓你后悔一輩子!”
陳氏一邊說,一邊就往旁邊的紅木柱子上撞,蘇維嚇得連忙伸手去攔,一把將她拽了回來。這樣的戲碼,后來又上演了好幾次,每次蘇維想管教女兒,陳氏就以死相逼,要么哭鬧著要上吊,要么就拿著剪刀抵著自己的脖子,鬧得整個蘇府雞犬不寧。次數(shù)多了,蘇維也徹底沒了辦法,看著妻子決絕的模樣,看著女兒眼底的偏執(zhí),只能頹然放手,任由蘇景月胡作非為。他是逍遙城數(shù)一數(shù)二的首富,一輩子精明強干,掙下了諾大的家業(yè),在城里頗有威望,可在女兒和妻子面前,卻只剩下深深的無力。
逍遙城的百姓們雖憤憤不平,那些被蘇景月打傷、打死的人家更是滿肚子冤屈,可蘇家有錢有勢,不僅買通了縣衙的官差,連城里德高望重的幾位長老,都要給蘇家?guī)追直∶妗iL老們起初還召集了族中子弟,想為受害者討個說法,可轉(zhuǎn)念一想,那些人確實是背后嚼舌根在先,雖說蘇景月下手太過狠毒,卻也算是占了幾分“理”;再加上蘇家的管家很快就送來厚厚的銀兩和名貴的藥材,笑著說是“給長老們補補身子”,話里話外都透著威脅。長老們見狀,也只能嘆了口氣,把這事壓了下來,最后不了了之。
夕陽徹底落下,夜色像墨汁般漸漸浸染了天空。蘇景月失魂落魄地走出陳家藥鋪,街上的百姓見了她,都像見了瘟神一樣,紛紛低下頭,加快腳步躲進旁邊的店鋪或巷子里,原本熱鬧的街道,瞬間變得冷冷清清,只剩下她一個人的身影。她望著空蕩蕩的街道,心頭的恨意與不甘像野草般瘋長——她恨劉梓妍,恨她毀了自己的清白和姻緣;恨陳照,恨他看不到自己的真心,只聽信外人的流言;更恨這些趨炎附勢的百姓,恨他們用鄙夷的眼光看自己,卻又在自己發(fā)脾氣時嚇得不敢作聲。可她從頭到尾都忘了,這一切的惡果,早已在她被仇恨蒙蔽雙眼、肆意妄為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這天蘇景月最后一次站在陳家藥鋪后門時,蘇景月沒再精心打扮,只穿了件素色的棉裙,頭發(fā)簡單挽在腦后,連往日必戴的珠釵都沒插,雨水打濕了她的鬢發(fā),貼在臉頰上,透著一股狼狽的寒意。
她抬手拍門的動作,比往日輕了許多,聲音也沒了之前的嬌蠻,只剩一絲殘存的倔強:“陳照哥哥,我最后來見你一次。”
這章沒有結(jié)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xù)閱讀!
門內(nèi)沉默了許久,這次連伙計都沒露面,只傳來陳照冷得不帶一絲溫度的聲音,隔著門板傳出來,像秋雨般冰涼:“蘇小姐,請回吧。我與你之間,無話可說,也請你日后莫要再來,免得彼此難堪。”
這句話像一把淬了冰的刀,徹底斬斷了蘇景月心底最后一絲念想。她僵在原地,雨水順著臉頰滑落,分不清是雨還是淚。往日里陳照溫和的淺笑、耐心講解草藥的模樣,與此刻冰冷的拒絕重疊在一起,刺得她心口生疼。可這份疼痛沒持續(xù)多久,就被洶涌的恨意取代——她恨他的絕情,恨他的涼薄,恨他連一絲辯解的機會都不肯給,更恨自己當(dāng)初瞎了眼,竟對這樣一個冷漠的人付出真心。
“陳照,你給我記住!”蘇景月對著門板,聲音嘶啞卻帶著決絕,“從今往后,我蘇景月再也不會來找你!你我之間,一刀兩斷!”
說完,她猛地轉(zhuǎn)身,大步走進雨幕里,沒有回頭。裙擺被雨水打濕,沉重地貼在腿上,每一步都像踩在破碎的執(zhí)念上,往日里對陳照的癡戀與期盼,在這一刻徹底化為灰燼。回到蘇府后,她把自己關(guān)在屋里,燒掉了所有為陳照繡的帕子、煮過茶的茶具,那些藏著少女心事的物件,在火光中化為灰燼,就像她徹底放下的那段一廂情愿的感情。從那以后,她再也沒提過“陳照”兩個字,臉上的癡戀被冷漠取代,眼底只剩化不開的戾氣與仇恨——既然陳照不珍惜,那她也沒必要再留戀,往后她的世界里,只有復(fù)仇。
而陳照那邊,自那次拒絕后,更是將“避嫌”二字做到了極致。他特意交代藥鋪的伙計,只要是蘇府的人上門,不管是買藥還是辦事,一律由伙計接待,他和弟弟陳亮絕不露面;若是在街上遠(yuǎn)遠(yuǎn)瞥見蘇景月的身影,他會立刻轉(zhuǎn)身走進旁邊的店鋪,或是繞路而行,連一絲眼神的交匯都不肯有,仿佛蘇景月是什么洪水猛獸,避之唯恐不及。
有一次,陳照去城東的藥田采草藥,剛走到巷口,就看見蘇景月帶著丫鬟迎面走來。他幾乎是下意識地轉(zhuǎn)身,躲進了旁邊的雜貨鋪,直到蘇景月的身影徹底消失在巷尾,才松了口氣,從雜貨鋪里走出來,臉上滿是后怕。伙計不解,私下里問他:“公子,蘇小姐雖名聲不好,但也沒必要避成這樣吧?”
陳照搖了搖頭,語氣凝重:“她心性偏執(zhí),做事不計后果,與她牽扯過多,只會惹禍上身。更何況,她如今滿心想的都是復(fù)仇,我等凡人,還是離她遠(yuǎn)些為好。”
在陳照看來,蘇景月就像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靠近只會引火燒身。他不僅自己避著蘇景月,還反復(fù)叮囑弟弟陳翔,不許和蘇府的人有任何往來,更不許提及蘇景月的名字。久而久之,陳家兄弟避嫌的態(tài)度傳遍了逍遙城,百姓們都知道,陳家藥鋪與蘇府徹底斷了往來,而蘇景月也真的如她所說,再也沒找過陳照,兩人就像兩條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在逍遙城的街巷里,各自走著截然不同的路,一個執(zhí)著于復(fù)仇,一個一心避禍,再也沒有過交集。
喜歡敖雪蓮的新書請大家收藏:()敖雪蓮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