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宴爭鋒:漢蜀才武對決全記
太后壽辰這日,大漢皇宮被裝點得如同仙境。朱紅宮墻之上懸掛著鎏金宮燈,燈穗隨風輕擺,映得墻面流光溢彩;殿外庭院中,數(shù)十株早開的牡丹爭奇斗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花瓣上還沾著清晨的露珠,晶瑩剔透。文武百官身著繡著祥云紋樣的朝服,按品級依次入席,腰間玉佩隨著步履輕輕碰撞,發(fā)出清脆的聲響。絲竹樂隊居于殿角,琵琶、古箏、笙簫齊鳴,悠揚的樂聲縈繞在宮殿上空,將壽宴的喜慶氛圍烘托得恰到好處。
臨近巳時,宮門外傳來一陣不同于中原的馬蹄聲與駝鈴聲——蜀國三皇子阿達慕奇與長公主阿達西亞,帶著近百人的隨從隊伍緩緩入宮。阿達慕奇身著繡著猛虎紋樣的蜀錦長袍,腰間懸掛著一柄鑲嵌著紅寶石的彎刀,身形魁梧,面容粗獷,眼神中帶著幾分草原民族特有的桀驁;阿達西亞則穿著一身翠綠的織金長裙,裙擺上用銀線繡著蜀地特有的杜鵑花,頭上插著一支赤金步搖,步搖上的珍珠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既有女子的嬌俏,又透著一股不容小覷的銳氣。他們身后的隨從分為兩列,左側是手持筆墨管弦的文士,右側是身著黑色勁裝、腰間佩刀的武夫,人人神色肅穆,顯然是有備而來。
劉梓妍早已在偏殿等候,透過雕花窗欞看到蜀國隊伍的身影,她微微蹙了蹙眉。入宮前,她已暗中部署:大龍二虎三熊四腳蛇四兄弟——這四位曾經的土匪頭子,自從回到皇宮,劉梓妍給他們安排了一座別墅,卻過著逍遙自在的日子,這次皇宮皇太后壽宴,才把他們召回來——此刻正分別潛伏在宮殿的四根盤龍柱后,他們身著與梁柱顏色相近的深色衣物,氣息收斂,如同融入陰影的獵手;御林軍統(tǒng)領葉青則帶著三十名精銳將士,以“檢查宴席安全”為由,對入宮的蜀國隨從、攜帶的賀禮乃至殿內的桌椅器物逐一排查,連酒壺里的酒水都用銀針試過,確保沒有絲毫隱患。“公主,都安排妥當了。”貼身丫鬟綠萼輕聲稟報,將一柄鑲嵌著藍寶石的短劍遞到劉梓妍手中——這是她的防身武器,劍刃薄而鋒利,尋常鎧甲也能輕易刺穿。劉梓妍點點頭,整理了一下繡著鸞鳥紋樣的宮裝裙擺,起身向宴會廳走去。
才技交鋒:漢女折戟,蜀女揚威
劉梓妍剛走到宴會廳門口,便聽到殿內傳來一陣喧嘩。她駐足細聽,原來是阿達西亞正以“壽宴添趣”為由,提議兩國才子才女切磋才藝。只見阿達西亞斜倚在席位上,手中把玩著一枚玉如意,語氣帶著幾分漫不經心的挑釁:“聽聞大漢文風昌盛,才子才女遍地皆是,今日恰逢太后壽辰,不如讓兩國能人比上一比,也為壽宴添些樂子,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大漢文武百官面面相覷,吏部尚書沈大人率先起身笑道:“蜀國公主有此雅興,我大漢自然奉陪。”他話音剛落,阿達西亞便拍了拍手,身后一名身著綠衣的女子緩步走出。這女子約莫二十歲年紀,面容清秀,手中捧著一架古樸的七弦琴,琴身由沉香木制成,琴弦泛著淡淡的銀光。“這是我國樂師蘇綰,自幼研習音律,最擅彈奏《廣陵散》。”阿達西亞介紹道,目光掃過殿內的大漢才女,“不知大漢可有知音人,敢與她一較高下?”
“我來試試!”一道清脆的聲音響起,吏部尚書之女沈清沅從席位上站起身。沈清沅年方十八,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尤其擅長琴藝,曾在去年的花朝節(jié)上憑借一曲《高山流水》驚艷眾人。她走到殿中,宮人早已備好一架桐木古琴,她向蘇綰頷首示意,便坐在琴前調試琴弦。
蘇綰率先彈奏。她將七弦琴放在石桌上,指尖輕按琴弦,起初只是幾聲低沉的泛音,如同深山古寺的鐘聲,悠遠而寂寥。緊接著,指尖陡然加快,琴弦在她的撥弄下發(fā)出急促的聲響,時而如千軍萬馬奔騰而過,塵土飛揚;時而如俠客仗劍走天涯,快意恩仇。《廣陵散》中那份悲壯與豪邁被她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是曲中“刺韓”一段,琴音陡然拔高,似有滿腔悲憤傾瀉而出,聽得人熱血沸騰。一曲終了,蜀國隨從們率先鼓掌叫好,連殿內幾位精通音律的老臣都忍不住點頭稱贊。
輪到沈清沅時,她深吸一口氣,抬手撥動琴弦。她選了一曲《梅花三弄》,琴音初起,如寒風呼嘯,而后漸漸變得清冽婉轉,仿佛一枝寒梅在雪中悄然綻放,暗香浮動。她的彈奏技巧嫻熟,節(jié)奏平穩(wěn),將梅花的高潔與堅韌表現(xiàn)得恰到好處。可對比蘇綰那極具沖擊力的演繹,終究少了幾分張力與感染力。待她彈奏完畢,殿內的掌聲稀疏了許多,沈清沅臉頰泛紅,垂首退回父親身邊,小聲道:“女兒學藝不精,丟了父親的臉。”沈大人拍了拍她的肩膀,無奈地搖了搖頭。
首局才藝比拼,大漢落于下風。阿達慕奇見狀,起身笑道:“琴藝比拼不過是開胃小菜,不足以盡顯兩國才學。不如再比書法,不知大漢可有擅長筆墨之人?”他身后一名身著灰色長袍的文士隨即上前,這人文士約莫三十歲,面容儒雅,手中提著一支狼毫毛筆,腰間還掛著一個裝著墨錠的錦囊。“這是我國文臣柳文彥,最擅行書。”阿達慕奇介紹道。
柳文彥走到殿中早已備好的案幾前,宮人當即鋪開一張蜀地特產的蜀錦宣紙——這宣紙比尋常宣紙更為厚實,色澤瑩白,上面還織著細密的云紋。他拿起墨錠,在硯臺中緩緩研磨,動作從容不迫。待墨汁濃稠,他提筆蘸墨,手腕輕轉,揮毫寫下“壽比南山”四個大字。只見他的字跡雄渾有力,筆鋒帶著幾分草原的粗獷之氣,筆畫之間卻又不失流暢自然,既有行書的靈動,又有楷書的端莊,引得眾人紛紛側目。
喜歡敖雪蓮的新書請大家收藏:()敖雪蓮的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