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長!看我給您帶什么來了!他興沖沖地跨進廟門,卻發現老道士正在收拾行囊。
老道士抬頭看了眼他手中的禮物,眉頭微皺:郎君一日暴富?
呃。。。詩作賣了些錢。何健旺將禮物放在神龕前,多謝道長昨日一飯之恩。
老道士搖搖頭:舉手之勞,何足掛齒。他繼續捆扎包袱,動作利落得不似老人。
道長要離開長安?
云游之人,本無定所。老道士系好最后一個結,突然直視何健旺的眼睛,郎君可是要去九嵕山?
何健旺心頭一跳:您。。。您怎么知道?
昨日夜間聽你說起夢話里,屢次提起昭陵。老道士嘆了口氣,貧道不知郎君有何打算,但昭陵乃皇家禁地,擅入者死。
何健旺干笑兩聲:晚生只是。。。慕名想去看看。。。
老道士不再多言,接過紅雙喜嗅了嗅,臉上終于露出一絲笑意:好東西啊。
他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張泛黃的皮紙,此乃我自己繪的長安附近簡易地形圖,昭陵就在醴泉東北二十里的九嵕山上。郎君若執意要去,或可一用。
何健旺如獲至寶,連忙道謝。老道士擺擺手,背起行囊往外走。到門口時,他突然回頭:郎君命格奇特,非此世人。無論所謀何事,望量力而行。
看著老道士蹣跚遠去的背影,何健旺怔在原地。這老道莫非看出什么了?
他搖搖頭,展開地圖研究起來。從長安到昭陵大約六十里路,按現代計量就是三十公里左右。徒步的話,快則一天,慢則兩天。
問題是——他不會騎馬。唐代可沒有出租車,雇馬車又太招搖,而且怎么跟車夫解釋要去皇陵附近?
思來想去,何健旺決定最穩妥的方式還是步行。反正有仙戒儲存物資,路上不愁吃喝;仙力加持下,體力應該也不是問題。
說干就干。
次日一早,何健旺換上剛買的粗布衣裳,戴上斗笠,扮作尋常百姓模樣。
出城前,他又買了些炊餅、腌菜和肉干,甚至準備了簡易帳篷和毛毯——誰知道路上會不會遇到風雨。
來到長安城北的官道上,行人絡繹不絕。何健旺跟著一隊商旅出了城門,很快就來到郊外。
時值秋收,田野里農人正彎腰收割粟米,孩童在田埂上追逐嬉戲,好一幅田園風光。
但走近看,何健旺才發現這些農民大多面黃肌瘦,身上的衣服補丁摞補丁。一個老農彎腰撿起掉落的谷穗時,他看到了那雙布滿老繭和裂口的手。
老丈,今年收成如何?何健旺忍不住問道。
老農警惕地打量他一番,見不像官差,才低聲道:托圣人的福,勉強夠繳租子,再摻些野菜,能熬到明年開春。
何健旺從里摸出幾塊胡餅塞給老農,對方千恩萬謝,差點跪下磕頭。
走遠后,他心情復雜地望著這片土地——這就是史書盛贊的貞觀之治?百姓也不過勉強溫飽而已。
他不由的想起現代,心中感嘆多虧了那位偉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