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島的慘敗,如同一聲驚雷,徹底震動了原本就暗流涌動的倭國政局。
一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個消息根本無法掩蓋,迅速傳遍了九州乃至本州島西部。
損失了兵力的大名們痛心疾首,未曾出兵的大名則兔死狐悲,同時更多的則是幸災樂禍和趁機發難。
所有的矛頭,最終都指向了無力掌控局面的室町幕府。
“都是幕府無能!招惹了天朝上國,才引來如此災禍!”
“若非幕府縱容甚至勾結那個什么建文逆匪,天朝何至于派下如此恐怖的天兵?”
“幕府必須為此負責!”
尤其是原本就與幕府關系不睦、實力強大的周防國守護大內氏,更是趁機大肆抨擊幕府,暗中聯絡其他對幕府不滿的勢力,蠢蠢欲動。
倭國內部的矛盾因為外部的慘敗而急劇激化,陷入了更激烈的內斗和相互指責之中,短時間內根本無力再組織起一次像樣的反攻去奪回對馬島。
何健旺通過錦衣衛的密探,了解到這些情況后,滿意地笑了。他的目的已經超額完成,不僅占領了前進基地,更是成功激化了倭國的內部矛盾。
于是,他果斷暫停了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只是牢牢控制著對馬島和壹岐島,一邊消化戰果,整訓隊伍(包括那500名鄭和留下的“友軍”),一邊等待著那最終時刻的來臨。
時間一晃,進入了永樂八年的夏季。海風變得溫暖,正是大軍渡海的好時節。
這一天,對馬島上的了望哨看到了令他們終身難忘的景象:
遠方的海平面上,先是出現了幾個黑點,隨即越來越多,最終匯聚成一片無邊無際的帆影!旌旗遮天蔽日,龐大的船隊如同移動的山脈,緩緩向著對馬島壓來!
大明遠征倭國的主力艦隊,終于到了!
旗艦上,征倭大將軍張輔正拿著望遠鏡,警惕地觀察著對馬島。
根據出發前的情報,對馬島應該還在倭人手中,是此次東征第一個需要啃下的硬骨頭。
他已經命令全軍做好戰斗準備,打算先進行一輪炮火準備再嘗試搶灘登陸。
然而,望遠鏡里看到的景象卻讓他愣住了。
對馬島的海岸線上,看不到任何倭軍的防御工事,也看不到倭軍的旗幟。
相反,一些關鍵的高地上,赫然飄揚著大明的日月旗!甚至還能看到一些明軍裝束的士兵在活動?
“怎么回事?”大將軍滿心疑惑,“難道倭人聞風而逃,棄島而走了?還是有詐?”
他不敢大意,命令艦隊暫停前進,派出數艘快艇,載著精銳斥候,小心翼翼地向島上駛去,準備抵近偵查。
快艇上的明軍斥候也同樣緊張,緊握著武器,準備隨時應對可能出現的攻擊。
然而,當他們靠近海岸時,看到的卻是難以置信的一幕:一隊明軍士兵在一個年輕將領的帶領下,正在碼頭上等候他們!對方不僅沒有敵意,反而熱情地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