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皇后聽得心潮起伏,她聰慧絕倫,立刻便意識到了這其中蘊含的、足以顛覆現有財富格局的巨大能量。
她凝神細思,纖長的手指無意識地捻著衣角。
“二郎,”
她沉吟片刻,緩緩開口,“仙師賜下此法,實乃天佑大唐。然,正因其威力巨大,如何運用,須得慎之又慎。”
她抬眸看向李世民:“琉璃之所以價高,在其‘稀’與‘難’。若依仙法,能量產此物,臣妾以為,萬不可頃刻間令其充斥市井,致使珍寶淪為瓦礫。”
李世民專注地聽著,他知道自己的皇后在理財和權衡利弊上,常有獨到見解。
“觀音婢,你的意思是?”
“物以稀為貴。”
長孫皇后一字一句道,
“即便我們掌握了量產之法,也絕不能讓它‘量產’于世人眼中。尤其必須將此術牢牢掌控在皇室手中。”
她微微前傾身體,思路愈發清晰:
“可設一‘琉璃監’,專司此事。選址須隱秘,工匠及其家眷皆需嚴加管控。
所出琉璃制品,需分等定級。最上乘者,如這般明鏡及精巧器皿,仍作為皇家珍寶、賞賜重臣或饋贈外邦之用,維持其‘稀世’之名。
次一等者,則可斟酌少量放出,通過皇室掌控的商隊,高價售與巨賈豪強、西域胡商,其利必巨,可充盈國庫內帑。”
“甚至可以借此物之利,或可調控與西域諸國的貿易,甚至在某些關鍵時刻,可作為利器,不動刀兵而屈人之兵。”
李世民聽得眼中異彩連連,緊握著皇后的手,激動道:
“知朕者,觀音婢也!朕亦是此意!此法若用得好,勝似十萬雄兵!只是此事千頭萬緒,利益糾葛太大,朕信不過旁人,唯有與你商議,方能定下穩妥之策。”
帝后二人在這立政殿中,對著那面仙師所贈的琉璃寶鏡,就這“點沙成琉璃”的仙法如何轉化為鞏固大唐江山的實際力量,低聲密議良久。
待將琉璃之事的方略大致商議妥當,長孫皇后看著眼前這面流光溢彩的琉璃鏡,心中一個盤旋已久的疑問浮了上來。
她微微側首,望向身旁猶自沉浸在宏大構想中的李世民,輕聲問道:
“二郎,仙師為何會突然賜下如此驚世駭俗的仙法?可是與臨川有關?
“莫非,是作為下聘之禮,意在求娶臨川?”
她有此一問實屬正常,何健旺之前就說過要下厚聘求娶孟姜。
若說他為了孟姜,拿出這般足以富國的“仙法”作聘,雖仍顯驚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李世民聞言,卻是猛地一愣,臉上的激昂神色瞬間凝固,隨即化作一種極其復雜、哭笑不得的表情。
他張了張嘴,似乎有些難以啟齒,最終化作一聲帶著無奈和好笑的嘆息。
“非是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