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會兒已是晌午的關口,幾個繡娘卻坐在太陽地下,嗑瓜子曬太陽。
瞧見沈歸題來,動也不動彈,年長的馮嬸抹了抹嘴角的瓜子皮,陰陽怪氣道:“喲,大媳婦上花轎頭一遭啊,什么風把侯府主母吹這來了?”
沈歸題對馮嬸的話格外熟悉。
那是前世沈歸題獨木難支,趕來將繡房抵出去時,馮嬸也說了這么一句。
“清茶,銀子,分給各位姐姐吧。”沈歸題話音方落,周遭猝然安靜下來。
清茶去分銀兩,幾個人面面相覷,“怎滴,遣散費?”
沈歸題一板一眼,誠摯地鞠了一躬:“多年來多謝姐姐們侍奉老夫人,而今,我守著這繡坊,望將姐姐們的手藝為世人所知,還請各位姐姐我一臂之力。”
繡坊乃老夫人滿足自己私欲所建,過去一年里,沈歸題對此毫不關心。
而當年老夫人每每參加宴請,哪回不是賺足了眼球,華服一身頂一身地羨煞旁人。
于沈歸題而言,這不正是滄海遺珠,應將其用在刀刃上的產業么?
繡娘幾人捧著沉甸甸的紋銀,不知所措。
沈歸題當即從懷里抽出一沓絹紙,絹紙上畫著圖案。
“我才疏學淺,畫的草圖,各位姐姐掌掌眼,看看十日后,是否能批量繡出。”
清茶分了銀兩,折回到沈歸題身邊,又接過圖紙,分散給繡娘。
“彧國和大央的合巹圖?”馮嬸錯愕,兩國圖騰交好,且系同心結,這是作甚?
沈歸題笑道:“姐姐們盡管繡便是,荷包,手絹,頭巾,凡能所用皆可。”
她敢打包票,此繡圖必然能給繡坊帶來不菲的收益。
從繡坊離開,清茶隱隱猜到沈歸題意圖,欲言又止,憋到回侯府也沒能問出口。
沈歸題踏進府門,腳步僵住。
梨花杏雨間,身長九尺的男子步履匆忙,他金冠束發,面容俊白,劍眉星目,宛如畫中仙。
一襲纖塵不染的白衣,盤扣腰帶,將身形分得寬肩窄腰。
時隔半個甲子,只看一眼傅玉衡,仍讓沈歸題驚為天人。
然而,傅玉衡深潭般的墨眸里卻了無她的身影,擦肩而過,掀起一陣筆墨書香的風,連一絲余光都未曾分給她。
“小侯爺。”清茶福禮,傅玉衡也不理,一味地沖出府門去。
他這般急,急的是小青梅即將派往彧國和親。
沈歸題久久回不過神。
轉念一想,她和傅玉衡何嘗不是同命相連,都是愛而不得,抱憾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