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按照漢人習俗,結義兄弟多是意氣相投之人,彼此看對眼,想要結成牢固的兄弟之情。若是事急可從簡,儀式跟蒙古人結安答也差不多,不過是少了互贈禮物環節,但是多了撮土為香、相互八拜的流程;
若是條件許可,那儀式便要隆重得多了,需有公證人,準備祭祀之物,點上三炷香,然后拜天、拜地、互拜,發下誓言,禮成之后方以兄弟相稱。
若是結拜兄弟的目的是一起干一番大事業,那還得歃血為盟,將彼此鮮血融合在一起,意為融合,以后共同創業時遇到什么大事,兄弟一同面對,同生共死。
眼下歃血為盟倒是不至于,但是其他儀式卻少不了。
李萍專門去集市一趟,買了三根粗大的香,郭靖又殺了兩頭羊,本已打算離去的馬鈺被留下當公證人……
馬老道原本是不怎么愿意當公證人的,周念通愿意跟郭靖結拜他沒辦法管,但是周念通是他小師弟,這么一來郭靖是不是就跟他同輩了?邊上的江南七怪豈不是要比他大一輩?
不過周念通卻是明言,這結拜歸結拜,輩分問題卻只限于兩人之間,實行自己家里“各論各的”優秀老傳統,比如郭靖跟馬鈺之間怎么稱呼,只看他們倆的關系如何,不必考慮周念通這邊的輩分。
如此,才勉強勸得馬鈺同意。
周念通卻是心說,馬師兄我還算幫了你,甚至幫了整個全真教一次,不然若是按照原著,郭靖跟我老爹結拜了,那才叫尷尬呢,整個全真教的老道,有一個算一個,若不是心照不宣默認各論各的,差點全成了人家晚輩
……
一場讓周念通稍有些尷尬,但是參與者與旁觀者均是十分認真的兄弟結拜儀式,便如此隆重舉行。
馬鈺在邊上公證,二人點上三柱香,拜上祭祀之物,發下同生共死的誓言,隨即對香叩拜,一拜皇天,二拜后土。
第三拜前,二人論及年齒,自然是周念通大上兩歲,算是兄長,當下郭靖便道一聲“大哥”,推金山倒玉柱,朝著周念通下拜。
周念通急忙同樣拜下,隨即將郭靖攙扶起來,口中也道:“賢……賢弟!”
他嘴里喊出這個稱呼,總是忍不住出戲,覺得有幾分尷尬不好意思,又有幾分好笑。
腦海里面更是不由自主開始播放音樂:“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臺……”這一下,更是讓周念通忍不住嘴角抽動。
邊上觀看的李莫愁何沅君兩個小姑娘跟他一樣臉上似笑非笑,周念通敢說,她們倆此刻腦子里放的跟自己是同一首歌!
周念通此刻是又尷尬又好笑,嘴角不由得露出一些笑意。
郭靖卻只道他是因歡喜而笑,心中也極是喜悅,抱著周念通肩膀不住拍打,憨厚地歡暢大笑。
馬鈺與江南七怪微微而笑,頗為滿意。
李萍則是出了神,仿佛又看到了亡夫當年與其義弟結拜時的場景,眼睛濕潤;
李莫愁何沅君兩個小姑娘純粹是看熱鬧,看完還邊異想天開地討論,她們要不要也學這哥倆,來個結義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