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凝視著面前光影交錯的印象派畫作,原本輕松的神情倏然收斂,變得專注。
英挺的劍眉微微擰了起來,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偌大的展廳里,人流穿梭。
沈瑤安靜地站在他身旁,沒有出聲打擾。
片刻后,程昱像是被一道閃電劈中了思緒,緊鎖的眉峰豁然舒展,他若有所悟地轉頭看向沈瑤,開口道:“你說的對。”
他的聲音里帶著找到答案后的通透。
“就像我們做商業決策,表面看,依賴的是冰冷的數據和嚴謹的邏輯推演。”
程昱的目光深邃,仿佛穿透了畫作,看到了更深層的東西,“但追到根子上,真正起決定性作用的,往往是決策者本人的性格、過往經歷,甚至是潛意識里的價值觀。”
沈瑤雙眸倏然一亮!
找到了!
就是這個!
程昱看待藝術的方式,和她如出一轍!
他們都不是那種只會在畫作前感嘆“好美啊”的普通人,而是習慣性地去穿透表象,探尋其背后驅動一切的底層邏輯與人性規律。
兩人并肩走到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畫像前。
畫作被厚厚的防彈玻璃保護著,前面黑壓壓地擠滿了人。
其他人都拼了命地往前擠,高舉著手機,像完成一項任務般,試圖拍下一張足夠清晰發朋友圈的照片。
沈瑤卻拉著程昱的胳膊,輕輕退后幾步。
她選擇站在稍外圍一些,一個不那么擁擠,卻能完整欣賞畫作全貌的最佳角度,靜靜地凝視著那抹被解讀了千百遍的神秘微笑。
喧囂與狂熱中,她遺世而獨立。
“不湊近點仔細看看?”
程昱有些不解地側頭問她。
“有時候,距離才能產生美感。”
沈瑤唇邊泛起一抹淺淡的笑意,眼眸中閃爍著清澈的智慧光芒,“而且,比起這幅已經被過度神化和解讀的成品,我個人其實更偏愛研究達芬奇那些未完成的素描手稿。”
她側過臉,迎上程昱探究的目光,不疾不徐地繼續說:“在我看來,還沒最終定型的作品凌亂的線條和修改的痕跡,反而更能真切地展現曠世天才在創作中的思考軌跡和靈感火花。
是最鮮活,最真實的東西。”
程昱的腳步停住了。
他轉過頭,深深地,深深地注視著身旁的女孩。
女孩的美貌是鋒利的刀,可她的思想,卻像浩瀚的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