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環(huán)王》劇組開了個選角相關(guān)會議后,陳瀟來到隔壁的《大明王朝1566》項目中心。
剛走進門,就遇到頂著兩個黑眼圈的方榮,急匆匆地往辦公室走。
陳瀟走過去,“方導(dǎo)?!?/p>
“陳導(dǎo),你今天來挺早啊。”
“我來看看選角的進展怎么樣?!?/p>
方榮點點頭,帶他走進辦公室,“你坐?!?/p>
說著,他走到辦公桌前,拿出一大疊資料遞給他,坐在對面的沙發(fā)上開口道:“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初步定好了試鏡人選。這是名單。有幾個我很看好的演員,現(xiàn)在還沒定下能否來,但問題不大。計劃15號開始試鏡。你要去勘景,沒空的話不看也行,到時候我在現(xiàn)場跟你說?!?/p>
“好,我抽空吧?!标悶t點點頭,翻開目錄。
目錄是按照角色排序的,每個角色下方的二級目錄是演員的名字。
這部戲的主角全是官場老手,年齡大多在40到60歲之間。當然也有步履蹣跚的白發(fā)老者,和稍微年輕點的官員。
但一打眼望過去,全是老戲骨。
許多名字他沒印象。但估計說角色,就知道是誰了。
陳瀟抬眼問道:“大部分都是藝術(shù)院團的老師吧?”
“對?!狈綐s打了個哈欠,倒了杯茶放在他面前。
陳瀟接過茶杯。
感覺方榮最近已經(jīng)累成個正經(jīng)人了。
“方導(dǎo),你注意休息吧。累就慢點拍。狀態(tài)差拍出來的效果也不盡人意吧?!?/p>
“嗯,我知道,你放心?!?/p>
……
“這真是讓人放不下心啊。”
首都話劇院里,副院長劉燁揉了揉眉心,合上手里《華夏傳統(tǒng)文化傳承與弘揚工程——首都話劇院實施計劃(上一年度六月)》的文件。
大概六年前,國家開始加強文化發(fā)展。這滲透在各行各業(yè)。
他們話劇院自然也要承擔(dān)起重擔(dān)。所以他們從舞臺表演、影視作品、文化活動、教育推廣方面開展活動,完成上頭布置的任務(wù)。
執(zhí)行了三年,成效穩(wěn)定,但卻缺乏新意,今年話劇院內(nèi)部到處集思廣益,還是沒找到什么更合適的活動。
劉燁把文件遞給桌子對面的助理,“就按他們說的,今年六月還是延續(xù)去年的活動吧,《出征》《朝堂》兩部話劇要好好排練。最好還是由朱晨健老師主演《出征》。”
助理沉默片刻,“劉院長,朱老師他前兩天跟院里打過招呼,說他最近要去試鏡,六月份可能演不了。”
劉燁眉頭微皺。
朱晨??!他對這個老朱真是,恨鐵不成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