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一落,在一陣關于“大越進”煉鋼的廣播聲中,時間來到五十年代的1958年。
福貴的一雙子女,鳳霞與有慶也長大了些。
可惜,鳳霞不會說話,經常有調皮的小孩,拿著彈弓偷襲她。
有慶為了給姐姐出頭,先跟那群小孩在街上打成一團,又在大食堂要了滿滿一碗面條,加了幾勺辣椒,連面帶湯,倒在了欺負姐姐的小孩頭上。
……
徐斌旁邊的女生贊嘆道:“有慶好可愛啊,他家倆孩子都好懂事。”
同伴眉頭一皺,扯了扯她的衣服,“壞了,不會要給他家扣帽子吧?”
女生抬手捂住嘴,倒吸一口涼氣,“對啊,壞了,要完。”
話音一落,熊孩子的家長果然怒氣騰騰地給富貴家扣上了個“破壞大食堂,就是破壞大越進”的帽子。
但幸運的是,并沒出事。
福貴在大食堂用鞋底抽了幾下有慶。但一家人很快重歸于好。
看著一家人其樂融融,相親相愛的景象,女生感嘆道:“沒事了?這就沒事了?幸福得讓我害怕。”
輕聲說完這話,她眉頭一皺,“靠……看個電影,整得我像有被害妄想癥似的。”
同伴點頭附和道:“嗯。我不知道福貴有多困難,但我這一個小時,確實體會到了活著的艱難,過得戰戰兢兢啊!”
旁邊的徐斌抿了抿嘴。
不是她倆被害妄想癥,而是編劇壞得很啊。
有個規律出現了好幾次。
先讓觀眾誤以為一個情節是刀,但并不刀,甚至有點幸福暖心。
觀眾就會自我懷疑。
甚至有善良的小可愛還會為誤會劇組而羞愧——我怎么能這樣想別人呢?誤會了,罵早了,我真是有罪啊!
就在這個時候,劇情就會急轉直下,狠狠刀上一波,讓他們見識什么叫人心險惡!
想到這,徐斌輕嘆了口氣。
哎,真是賤啊。
嚴重懷疑某人碼字的時候,一邊想著觀眾怎么哭,一邊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