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分析里,高頻詞匯有:笑死、藝術家、真功夫、誰、物價、墨寶、貨真價實、春晚、最好看、好看、值得……
顯然,今年輿論能提升不少。
想必那天在地鐵里遇到的兩個小孩如果看到了春晚,也會感嘆一句“豬真能上樹了?!”
想到這,他自己都被自己的想法逗笑了。
想什么呢?
他迅速收回思緒,把平板還給助理,“《打工奇遇》反饋很好,讓宣傳組立刻加強宣傳這部小品,并且強調預計十點多播出的《賣拐》與這部小品出自同一個編劇,把十點前后的數據拉上來。”
“好的。”助理接過平板。
總控制室里充滿忙碌的氣息。
舞臺后方也是如此。
剛剛表演完,從舞臺側面的出口走出的演員們長長地松了口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飾演老太太的李蓉與小品導演握手后,坐在椅子上,心臟也跳得飛快,手搭在膝蓋上微微顫抖。
這不是緊張。主要是長時間壓力與緊張突然釋放,所導致的反應。其次還有激動與高興。
半年的籌備,夜以繼日的排練。光是“童叟無欺、貨真價實”八個字的書法她就練了上萬張,不過,為了節目時長,最后砍掉了“童叟無欺”四個字。
終于圓滿完成。
旁邊幾位飾演服務員的年輕小姑娘也回憶起近幾個月在“春晚大本營”影視之家的汗水、動輒睡不著覺的焦慮,也不禁眼眶泛紅。
眾人緩了會,接受其他團隊的道喜后,回到休息室。
剛進門,小品導演便拍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笑著大聲道:“好了各位,來來來,吃個蛋糕慶祝一下。”
鞏辰站起來,左右瞧了一圈,“呃,是不是少人啊。”
李蓉老師舉著保溫杯,喝了口熱茶,邊擰蓋子邊說道:“陳老師不在。”
“對啊。”鞏辰眉頭微皺。
雖說排練期間,陳瀟只來過兩次。
但他在大家心里的分量可不低。不僅因為他是編劇,更是因為他們聽說,節目組本來想請大眾熟悉的演員或歌手來演這兩部小品,是陳瀟堅持要評劇家之類的老藝術家。
若換做普通編劇,這話幾乎沒用。
畢竟春晚舞臺除了給觀眾看以外,還有“培養人才”,給知名演員鍍金的作用,單有實力也不一定能上來。得虧他在影視界有地位有靠山,說話有分量。這才讓機會才落到他們頭上。
現在慶祝圓滿表演,他們把蛋糕切開,給他單獨留一塊。這……這種事情,于情于理,都不能干啊。
喜歡導演別刀了,已老實求放過!請大家收藏:()導演別刀了,已老實求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