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坦尼克號》報名戛納電影節的消息爆出半天后。
網上各種觀點甚囂塵上。
就在這種情況下。
文化部竟親自下場!
官微“文藝之聲”發文《評通俗藝術與電影》。
文章一發,官方的名頭,再加上大熱點,瞬間引得全網關注。
不到十分鐘,閱讀量就突破百萬。
文中寫道:
“藝術,不等于大眾看不懂的內容。”
“通俗藝術與高雅藝術都是藝術的一部分。許多通俗藝術也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與藝術價值,能夠跨越時間和空間,成為經典。”
“沒有必要將大眾看不懂的東西,硬抬高為藝術。也沒有必要貶低大眾喜愛的作品。”
“……”
總體觀點就是:通俗藝術被大眾喜歡,當然可以登上大雅之堂!
整體風格偏向于論述說理。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文化部這是親自下場為《泰坦尼克號》說話!
雖然沒說影片是否能進戛納,但至少肯定了它作為藝術,具有價值。
網上的輿論瞬間消停了不少。
那可是文化部啊。
不是某個民間機構,而是文化最高管理部門!
做媒體這行,誰敢跟它硬鋼,往槍口上撞?
迅捷影評工作室里。
一名年輕員工額頭滿是細汗,火急火燎刪文。
他身后的領導辦公室里,工作室老板盯著電腦屏幕,也是冷汗直流。
文化部怎么會親自下場?
就是為了藝術的定義發言嗎?
還是說,是在保護這部電影?
可《泰坦尼克號》不是嘉和拍的廣告嗎?
難道說,劇組里有核心成員是文化部的人嗎……
想到這里,老板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