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津南臉上綻開笑容,連聲說:“快進來,外面冷。”他打量著顧杳,眼中滿是欣慰,“三年沒見了,時間過得真快,不錯,不錯。”
這連聲的‘不錯’讓顧杳眼眶微熱。
她知道,第一個‘不錯’是對她現狀和工作的肯定,第二個‘不錯’則是對她與周政良關系?的認可。
周政良將手中的禮品遞給迎上來的保姆,問道:“舅媽不在?”
陳津南領著兩人向客廳走:“考古隊年前有新發現,等不及春節收假,就跟著去了。她如果知道你們要來,肯定得留在家里,說什么也不用那么急。”
客廳布置得古樸典雅,一整面墻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書籍,另一面墻上掛著幾幅字畫,其中一幅‘厚德載物’的書法作品尤為醒目,是陳津南自己的手筆。
陽光透過落地窗照進來,將室內映得溫暖明亮。
“老師和師母這些年身體可好?”顧杳在陳津南的示意下坐在沙發上,姿態端正卻不拘謹。
陳津南親自為他們倒茶,動作嫻熟:“還行,就是我這老腰時不時鬧點?小脾氣。倒是你,回邛海還順利嗎?”
“多虧周書記的關照,一切都很好。”顧杳接過茶杯,雙手捧著,指尖感受著瓷器傳來的溫度。
周政良輕笑:“您別聽她謙虛,小顧同志在辦是出了名的能干,根本不需要我特別關照。”
陳津南滿意地點頭,目光在兩人之間來回:“政良從小就有主見,眼光也高。你們能走到一起,我一點也不意外。”
他轉向顧杳,“當年你在京大時,我就覺得你與眾不同,不僅學業扎實,更重要的是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為民服務的胸懷。”
顧杳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老師過獎了。是您教導我們要‘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我一直銘記在心。”
“好,好!”陳津南開懷大笑,“政良,你可得好好珍惜。現在的年輕人,能有這樣覺悟的不多了。”
周政良伸手自然地攬過女孩肩膀,聲線溫沈:“舅舅放心,我認定的人,一輩子都不會放手。”
顧杳耳根微紅,低頭抿了一口茶掩飾羞澀。
這茶清香四溢,是上好的鐵觀音,顯然是陳校長特意準備的。
接下來的時間里,三人從學術討論聊到家庭瑣事,氣氛溫馨而融洽。
周政良始終關注著顧杳的需求,適時為她添茶,或在她與陳津南討論過于專業時巧妙地插入一些輕松話題,避免冷落任何一方。
下午四點多,保?姆過來詢問晚餐事宜。
陳津南熱情地留兩人吃飯:“難得來一次,嘗嘗家里廚師的手藝。雖然比不上外面大飯店,但有幾道家常菜做得還不錯。”
周政良看向顧杳,見她微微點頭,便答應下來:“那就麻煩舅舅了。”
晚餐果然如陳津南所說,簡單卻精致。
一道清蒸鱸魚鮮嫩可口,一盤蒜蓉西蘭花翠綠誘人,還有陳津南特意囑咐做的紅燒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席間,陳津南興致勃勃地拿出珍藏多年的花雕酒,度數很低,比較適合顧同學。周政良等會兒要開車,便以茶代酒作陪,三人小酌幾杯,談笑風生。
“顧杳啊。”酒過三巡,陳津南面色微紅,語氣更加親切,“政良父母對你印象如何?”
顧杳放下筷子,如實回答:“叔叔阿姨都很和藹,昨天去拜訪時,他們對我很照顧。”
“那就好,那就好。”陳津南欣慰地點頭,“我妹妹和妹夫都是明事理的人,他們知道你是我的學生,肯定就更放心了。”
飯后,陳津南堅持要送她一份禮物。
他從書房拿出一個精致的木盒,遞給顧杳:“這是我收藏多年的一套《國富論》影印本,限量發行,現在已經絕版了。從你的畢業論文可看出,比起專攻學術,你更偏向于現代政治經濟學研究,送給你正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