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片地區,屬于黃山余脈,再往邊上,那就是鄱陽湖了,本地有眾多溪流,可謂是有山有水的好地方。
可能也正因為如此,才歷代盛產陶瓷。
聽說以前這浮梁還是個旅游旺地,經常有不少游客前來參觀瓷器制作以及各種古窯遺址,但如今這年頭,保命都來不及,哪還有什么游客四處瞎逛。
這一路過來,但凡是偏僻一些的小城鎮,都已經沒多少人,更不用說一些村莊。
浮梁這一帶也是如此,沿路過來都是冷冷清清,早已看不到往日的熱鬧。
我們此行的目標,是位于浮梁地區的瑤里鎮。
在來的路上,我還特意找到有人居住的地方,向他們打聽萬窯村,但沒有一個人知道的,都說這邊并沒有這個地方。
后來我查來查去,查到浮梁的縣志上有段記載,說是“五華西麓有窯墟,煙火不絕,然徑幽難覓”。
意思就是五華山西邊有一座窯墟,常年煙火氣不斷,但是很難找到進去的路徑。
這個窯墟,應該就是獨孤老爺子讓我們找的萬窯村,因為從描述上看起來很像。
我們在抵達瑤里之后,就感覺有點懵,不知道該繼續往哪里走了,于是就把那貓頭鷹給放了起來。
“綠珠,給我們帶帶路。”小瘋子招呼道。
在來之前,獨孤老爺子交代過,這貓頭鷹因為一對眼珠子碧綠碧綠的,所以叫做綠珠,這還是老邵小時候給起的。
那貓頭鷹在空中盤旋了一圈,隨后又盤旋一圈,然后拍了拍翅膀,落回到了小瘋子肩上。
“干什么,現在又不是白天,你也看不見啊?”我皺眉問。
那貓頭鷹歪著個腦袋,愛搭不理。
還是小瘋子跟它咕咕叨叨交流了一番,才知道這怪鳥居然迷路了,它也不知道該往哪走。
“滄海桑田,可能是變化太大了。”蓮花突然說了一句。
我打量了四周一眼,當初獨孤老爺子帶著這貓頭鷹來這里的時候,已經是十年前了。
十年之間,哪怕是一座山都能給你平了,變化是可能很大。
我們三人一合計,就認準了五華山,朝山的西邊過去,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端倪。
“這個會不會就是青白溪?”小瘋子忽然指著前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