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窯神廟。”那亮哥聞言,頓時露出極為崇敬的表情說道。
“原來是窯神,那我們得抽空去拜拜。”我恍然道。
那亮哥卻是冷聲道,“窯神只有我們?nèi)f窯村的人才能祭拜,外人勿入!”
“那實在太可惜了。”我遺憾道。
本來打算從對方口中再了解一下這萬窯村,但那亮哥之后就緊閉了嘴不再回答,也就什么也沒問出來。
從山腳開始往上攀登,一過去,就見山間呈階梯狀坐落著大大小小的窯爐、以及許多房舍。
這些房舍的樣式大致相同,都是以青磚灰瓦為主,屋頂用的是那種硬山頂。
不過沿途看去,這些房舍大部分應(yīng)該都是新建不久的,剩下的也能看出是剛剛修葺過的。
估計是各地邪祟滋生后,這萬窯村就經(jīng)過了大量改造,這才變成了如今這個模樣。
“老哥,這些是什么?”我指著一些圍繞著窯爐建造的房舍問。
“那是工坊。”對方看了一眼說道。
“原來是制瓷的地方。”我笑道。
等經(jīng)過一看,就見有人在里面篩選、研磨一些石材,旁邊還有淘洗池,晾泥場之類的。
至于那些民居,跟工坊又有些不同,大多數(shù)兩層建筑,底樓是倉庫,上面住人,屋檐下還掛著不少等待風(fēng)干的陶胚以及一些金屬工具。
每個窯爐中都升騰著一縷縷的煙火氣,彌漫開來,將整個萬窯村籠罩其中。
我們之前看到的煙霧,就是來自于此。
村里的絕大多數(shù)工坊和民居,都集中在山腳到山腰這一段,越是往上,房舍就越是稀少。
在山腰的一處路口處,長著一株千年古樟,樹下立著一個小神龕,神龕中卻并沒有供奉神像,只是貼了一道紅紙。
紅紙上寫著“窯神”兩個字。
神龕前擺放著不少供品,以及一些燒殘了的香燭。
“真是好地方啊,要是我們以后老了,到這里來養(yǎng)老倒是不錯。”我感慨道。
“是挺好。”小瘋子微笑道。
“小僧也覺得。”蓮花雙手合十道。
那亮哥冷哼了一聲道,“萬窯村不接受外人,只有溫氏族人能夠居住在此。”
說著看了一眼小瘋子,“另外女子倒是能嫁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