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頓時有些恍然,“這死灰就是那什么天葵重水凝結的?”
“在某種條件下,會重新化作重水,不過這條件極為苛刻?!毙’傋拥溃斑@死灰一旦沾上身,就無法擺脫,除非是服用下天葵重水,兩者互斥,會把死灰從身上驅離?!?/p>
我一聽,這東西倒是奇異的很。
“所以咱們必須得找到天葵重水,才能活命?!蔽医o總結了一下,“你有辦法?”
“有死灰的地方,必然有天葵重水。”小瘋子道。
我心中念頭一轉,如果照這么說的話,也就意味著這天葵重水可能是存在于這白骨殿中的某處。
“可以念了吧?”只聽小瘋子問。
我看了一眼井壁上的第一行字,道,“吾梅……什么笙……”
“梅”和“笙”之間,還有一個字,但是字跡磨損的厲害,已經看不太出來。
“梅念笙?”小瘋子問。
我仔細一看,中間這字殘余的筆構,的確是有點像“念”字,回頭問道,“你怎么知道?”
“猜的。”小瘋子道,“繼續念?!?/p>
猜個鬼。
我繼續往下擦掉污垢,這井壁上的文字頗多,而且字跡潦草,有些地方語句頗為凌亂,再加上年代久遠,不少字都被磨滅了,我也只能連看帶猜,東拼西湊出事情的原貌。
在井壁上刻下這些字的,應該就是這個叫梅念笙的人,從字跡上來看,并沒有用刻刀之類的工具,而是直接以手指為刀,隨手寫下。
里面提到了一個時間,天啟七年,那應該是明末時期了,距今已經有近四百年。
這梅念笙出生書香門第,從小天賦異稟,博覽群書,尤其對于各種道家經典,更是多有涉獵。
在他十五歲那年,也就是天啟七年,明末亂世開啟,到處兵荒馬亂,戰火連綿。
梅念笙感嘆讀書無用,于是棄筆從武,到處拜訪名師習武,短短數年之間,就博采眾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在他十九歲那年,就投身軍中,沙場征戰,屢立戰功。
后來在一次大戰中,梅念笙獨自領兵,于石頭嶺伏擊敵軍,可萬萬沒想到,這一次卻是梅念笙大敗虧輸。
因為當時敵方軍中存在一名極其厲害的術士,早就察覺石頭嶺上有伏兵,對方將計就計,又在其術法的輔助之下,把梅念笙一眾殺得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