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如雪片般飛向康熙皇帝的御案,字字句句皆飽含著他們對皇室尊嚴(yán)的維護(hù)、對大清江山的憂慮。
康熙微微皺眉,目光冷峻地看著楊光先等人,沉聲道:“諸位愛卿,朕敬重你們,為國鞠躬盡瘁。”
“但此事朕已深思熟慮,衛(wèi)小寶對朕、對大清忠心耿耿,屢立奇功。”
“他雖出身低微,卻有非凡之才,足以配得上公主。”
“朕用人之道,唯才是舉,不拘一格,難道朕連為妹妹擇婿的權(quán)力都沒有嗎?”
“這是朕的家事,不是國事!”
康熙言辭鏗鏘,字字如雷,回蕩在太和殿內(nèi)。
一眾大臣聞言,面露驚愕之色,一時語塞。
其他大臣見狀,紛紛欲上前勸諫,卻被康熙抬手制止。
“而且朕讓公主與漢人女子一起下嫁給衛(wèi)小寶,本就有滿漢一家,眾生平等的意思在里面!”
“不存在滿人就比漢人高一等,也不存在公主比民間女子高一等的說法!”
“天子犯法尚且與庶民同罪,公主怎么就不能與漢人女子一同下嫁了?”
“朕今日在此表明態(tài)度,誰若再敢妄議此事,便是質(zhì)疑朕的決策和蔑視皇權(quán),一律按誣蔑天子罪名論處!”
……
誣蔑皇上的罪名,這可是要殺頭誅九族的!
大臣們見康熙動了真怒,心中雖有不甘,卻也不敢再公然違抗旨意。
他們深知這年輕康熙皇帝的脾性,一旦下定決心,九頭牛也拉不回來。
況且,皇帝所言也并非全無道理,衛(wèi)小寶所創(chuàng)下的功績,眾人有目共睹。
雖仍覺得此事荒唐,但在皇權(quán)的威壓之下,也只能咽下心中的不滿,默默退下。
當(dāng)然,也有一些不服氣的老臣,開始轉(zhuǎn)向去尋找孝莊太皇太后!
企圖要用孝莊太皇太后的威嚴(yán)來向康熙施壓,收回成命!
……
朝會結(jié)束,康熙在楊光先的名字上畫了一個圈,然后再打上一個×。
“將楊光先,查辦入獄。”康熙對著手下吩咐的說道。
張英是個人才,為官清廉,能做事,而且敢直諫,要留下。
但楊光先這貨不能留,本來就是頑固的守舊派。
不但阻止大清現(xiàn)代化,還把科學(xué)當(dāng)做是歪理邪說!
否定地圓說和新歷法就不跟他計較了,但是他反對一切新鮮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