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用三天,衛小寶就將朝鮮和倭國納入中華帝國!
這如同神跡般的偉業,以超越光速的速度通過靈犀傳訊、快馬飛報、乃至市井傳言,如同狂暴的春風,瞬間席卷了中華帝國的每一個角落。
從帝都北京的紫禁城,到邊陲小鎮的茶肆酒館,從南海之濱的漁村,到西域戈壁的驛站,億萬臣民都被這難以置信的捷報所震撼,繼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喜與沸騰之中!
朝鮮,百年藩屬,一朝徹底歸化,納為行省!
倭國,千年宿敵,三日滅國絕祀,化為瀛洲!
如此功業,曠古爍今!
遠超漢武唐宗,直追神話傳說中開天辟地的圣皇!
整個帝國仿佛被注入了一劑強烈的興奮劑,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與有榮焉的驕傲和對圣皇陛下近乎神性的崇拜。
……
攻占京都府當日,圣皇衛小寶便駕駛仙舟返回帝都,頒下旨意:舉國同慶,休假十日!
同時,即刻于帝都天壇、太廟舉行最為隆重、最為盛大的祭告大典,以這不世之功,告慰中華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之列祖列宗,昭告天地神明,中華國運至此昌隆鼎盛,無人可擋!
旨意一下,整個帝國的官僚機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起來。
禮部官員奔走籌劃,禁軍凈街戒嚴,宮內太監宮女布置儀仗,忙而不亂,人人臉上都帶著激動的紅光。
祭典之日,北京城萬人空巷。
通往天壇和太廟的御道兩旁,早已被密密麻麻的百姓圍得水泄不通。
人們翹首以盼,臉上涂著油彩,手中揮舞著龍旗,空氣中彌漫著香火和喜慶的味道。
吉時到!
鐘鼓齊鳴,韶樂大作!
首先舉行的是天壇祭天。
帝都城萬人空巷,通往天壇的御道兩旁,百姓們的情緒早已被點燃,翹首以待圣皇儀仗的出現。
然而,在圣皇鑾駕抵達之前,一場極具象征意義的“獻俘”儀式,先一步將這場慶典的征服意味推向了高潮。
沉重的號角聲嗚咽響起,壓過了人群的喧嘩。只見一隊隊盔明甲亮、神情冷峻的圣皇親衛,押解著兩列特殊的人群,緩緩沿著御道走向天壇圜丘。
左側一列,為首的正是前朝鮮國王顯宗李棩。
他早已褪去了龍袍,穿著一身素白色的罪臣囚服,頭發散亂,面色慘白如紙,眼神空洞麻木,如同被抽去了魂魄。
他脖子上套著沉重的木枷,手腳戴著鐐銬,每走一步都踉踉蹌蹌,全靠身后的兵士推搡。
他的身后,跟著同樣裝扮的朝鮮世子、宗室親王以及少數幾名在平壤試圖抵抗而被俘的核心大臣。
右側一列,則更加引人注目。
前倭國明治天皇身著褪色的天皇禮袍,卻早已污穢不堪,頭冠歪斜,神情呆滯,仿佛無法接受眼前的現實。
他的身旁,是同樣淪為階下囚的德川幕府將軍,這位曾經權傾倭國的征夷大將軍,此刻低垂著頭,試圖掩蓋眼中的屈辱與恐懼
他們的身后,是倭國的皇太子、親王、以及幕府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