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勝利的狂喜與喧囂如同潮水般退去后,裸露出的卻是百廢待興、危機四伏的殘酷現實。
馬一良,這位新生的“宿州防御使”,并未被初戰的勝利沖昏頭腦。
他站在殘破的城門樓上,俯瞰著這座剛剛經歷戰火蹂躪的城市,目光中除了勝利的欣慰,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責任與警惕。
硝煙尚未散盡,焦糊味與隱約的血腥氣混雜在清晨潮濕的空氣里,無聲地訴說著戰爭的創傷。
街道上,倒塌的房屋、散落的兵甲、凝固的暗紅血跡,以及劫后余生百姓們那惶恐又帶著一絲期盼的眼神,都在提醒他,攻下一座城易,治理好一座城,尤其是這座處于風暴中心的城池,難如登天。
“一良,元軍雖潰,但城內殘余勢力未必甘心,需盡快肅清,以防生變。”郭雅簫的聲音在身邊響起,她同樣一夜未眠,眼中帶著血絲,但神情卻異常清醒和堅定。
她已換下染血的戰袍,穿著一身素凈的青色衣裙,發髻簡潔,唯有腰間懸著的長劍,昭示著她并非尋常閨閣女子。
馬一良頷首,沉聲道:“不錯。雅簫,城內秩序整頓、安撫百姓之事,恐怕要多勞你費心了。我即刻下令,全城戒嚴,搜捕殘敵,同時張榜安民,申明我軍紀律!”
夫妻二人心意相通,立刻分頭行動。
馬一良展現出雷厲風行的一面,他麾下的義軍迅速化整為零,以小隊形式穿梭于宿州的大街小巷,逐片清理可能藏匿的元兵潰卒和趁火打劫的地痞流氓。
他明令:“降者不殺,頑抗者、擾民者,立斬不赦!”
短短兩日,城內零星的抵抗和騷亂便被徹底鎮壓,數十顆血淋淋的人頭懸掛在四門示眾,以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了新秩序的建立,也迅速穩定了惶惶的人心。
與此同時,郭雅簫的建議被迅速采納并執行——開倉放糧,賑濟貧苦。
元廷統治下,宿州官倉本就囤積了不少從民間搜刮的糧秣,以備軍需和上供。
如今,這些沾染著民脂民膏的糧食,被義軍兵士一袋袋搬出來,在城中幾處開闊地設立了粥棚和發放點。
消息傳出,宿州城如同炸開了鍋。
那些在元廷苛政下掙扎求生,早已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貧苦百姓,起初還將信將疑,但當熱騰騰的米粥和實實在在的糧食分發到手中時,無數人激動得熱淚盈眶,跪地叩拜,高呼“青天老爺”、“義軍萬歲”!
許多白發蒼蒼的老者,用顫抖的雙手捧著粥碗,老淚縱橫,喃喃道:“活了這么大歲數,總算……總算見到咱漢人自己的兵了,見到活路了!”
喜歡穿越鹿鼎記,帝國無疆佳麗萬千請大家收藏:()穿越鹿鼎記,帝國無疆佳麗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