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郭惠眼中最后一絲屬于凡俗少女的彷徨與依戀徹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清澈見底、全然信賴的恭順……
并以一種自然而莊重的姿態認可了“玄鳳仙妃”這個超越凡俗的身份,衛小寶心中那份屬于掌控者的欣慰感,不禁又加深了幾分。
他需要的,正是這樣能夠徹底擺脫舊時代血緣倫理束縛,完全融入他構建的新秩序后宮的核心成員。
連日來,因大將馬一良的意外隕落而籠罩在宿州上空的陰郁與悲愴之氣,確實需要一股強大的力量來驅散。
而這“仙妃歸位”的盛事,無疑是一劑恰到好處的良藥。
為了徹底扭轉這股沉悶之氣,更為了向天下昭示“圣皇”的恩威與不容置疑的權威,衛小寶不再猶豫,于行宮大殿之上,面對匯聚而來的文武官員與將領,朗聲頒下旨意。
然而,在旨意傳出之前,他還做了一件在旁人看來極具風險,卻又意味深長的事情。
他命人備下一份極其隆重、以金箔鑲嵌的婚禮邀請函,派遣一隊儀仗鮮明的使者,快馬送往濠州。
函中,衛小寶以晚輩兼“圣皇”的身份,言辭懇切地邀請郭子興與張瑾寧,以岳父岳母的尊貴身份,前來宿州參加他與郭惠的仙妃認證大典。
信中明確表示,只要郭子興愿意前來,過往恩怨,可一筆勾銷,他仍將以上賓之禮相待,保其晚年尊榮。
與此同時,郭惠在衛小寶的默許甚至鼓勵下,于霓裳羽衣的輝光中,含淚親筆寫下了一封家書。
字跡娟秀,卻力透紙背,充滿了女兒家的懇切與擔憂:
“父親大人膝下:不孝女惠頓首。女將于宿州行宮,蒙圣皇不棄,行認證之典。”
“此身雖屬天家,然血脈親情,豈敢或忘?父親與母親養育之恩,女日夜銘記于心。”
“今圣皇統御萬方,天命所歸,大勢已成。”
“父親雄踞濠州,雖一時之豪強,然獨木難支,豈能與天命相抗?”
“伏望父親洞察時勢,放下昔日成見,攜母親共臨宿州。”
“圣皇寬仁,必以禮相待,使我一家骨肉團聚,免動刀兵,使生靈免遭涂炭。”
“此乃女泣血之懇求,望父親三思!女惠再拜。”
這封邀請函與家書,是衛小寶釋放的最后一個明確的善意信號,一個擺在明面上的臺階,也是給郭子興最后的機會。
它既是對郭惠情感的一種安撫,也是一次高明的政治試探。
……
最后,衛小寶對全城發布了自己的圣皇詔!
“天命所歸,仙眷臨凡。今,以朕圣皇之名,于宿州行宮,為玄鳳仙妃郭惠,舉行仙妃認證大典!普天同慶,以彰天恩!”
旨意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全城。
原本還沉浸在戰損悲痛中的宿州,仿佛被投入了一塊巨石,瞬間激蕩起沸騰的浪潮!
圣皇與郭惠仙妃的大典,據說還有神仙祝賀,這是天降神瑞啊!
籌備婚禮的喜悅與忙碌,以一種不可抗拒的姿態,暫時覆蓋了戰爭的創傷與失去親人的苦澀。
命令下達,整個宿州如同一架精密的機器開始高速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