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小寶沉吟片刻,目光掃過一臉期待的馬一良。
他又看了看旁邊那位風韻猶存、眉宇間與郭子興有幾分相似的繼室郭雅簫,最后落在靜靜傾聽、面露憂色的馬秀英臉上,緩緩開口:“馬先生忠肝義膽,志存高遠,令人敬佩。”
他先是肯定了一句,隨即話鋒一轉,“然,恕我直言,先生此舉,恐過于兇險,還望三思。”
馬一良一怔:“恩公何出此言?”
“其一,宿州乃元兵重鎮(zhèn),守備森嚴!”
“先生雖在故鄉(xiāng)素有威望,但若要憑一己之力或借得少量兵馬便想起事,成功率微乎其微,一旦事敗,便是滅頂之災。”
衛(wèi)小寶分析道,語氣沉凝。
“其二,”他目光微凝,看向馬一良,“郭子興將軍雖舉義旗,但其人……”
“據(jù)我所知,性情略顯急躁,心胸未必如先生所想那般寬廣,且生性多疑。”
“先生此去借兵,他是否會爽快應允?”
“即便應允,又會給予多少支持?”
“先生若在宿州成功,他是否會心生忌憚?”
“這些,先生可曾考慮周全?”
這話一出,席間氣氛頓時一凝。
“恩公!”不等馬一良說話,其繼室郭雅簫先忍不住開口了。
她柳眉微蹙,臉上帶著明顯的不悅之色,“恩公于我全家有救命之恩,妾身本不該多言。”
“但子興兄長乃頂天立地的豪杰,更是妾身的親哥哥!”
“他為人最是豪爽仗義,既與一良是刎頸之交,豈會如恩公所言那般不堪?”
“恩公此言,可能是聽信江湖流言蠱惑,對我大哥有所誤會!”
“這未免有些……有些偏頗了!”
郭雅簫語氣雖然還算克制,但維護兄長之意顯而易見。
馬一良也微微皺眉,顯然對衛(wèi)小寶評價郭子興的話有些不適,但他涵養(yǎng)較好,仍是拱手道:“恩公或許有所不知,子興兄與馬某乃是過命的交情,當年在宿州我可是救過他一命……”
“秀英的母親也是因為此事而犧牲的,所以子興兄才把雅簫下嫁于我……”
“子興兄絕非心胸狹隘之人。恩公的擔憂,馬某心領了,但子興兄處,馬某信得過!”
唯有馬秀英,清澈的眼眸看了看父親,又看了看衛(wèi)小寶,輕聲道:“爹爹,恩公神通廣大,所言必非無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