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賴尚榮
說起賴嬤嬤,府中還有一樁桃色的趣事在老人們嘴里流傳著。
說是那時朝廷改新制,圣上欲要廢除奴籍,這事兒雖然后頭不知怎么的不曾再提過,可不少人當時是得著實實在在的好處的。
焦大便是那時脫了籍,兼之又有寧國府扶持,那一時間真真是日子紅火,羨煞旁人。
正當眾人都以為賴嬤嬤悔青腸子時,誰知道她不顯山不露水的就嫁給賴管事家,并在內宅站穩了腳跟,幾番忠心耿耿的剖白,更是將當時的主母感動得不成樣子。
后來生下賴大后,也一舉成了新夫人也就是賈母房中小少爺的奶母子。
這事兒說遠了,只說當時的寧國公逢人就贊揚焦大有情有義,是一等一的忠義之人!男人聚在一起說笑時,最喜歡拿女人做鑲邊。
而鑲邊之一的賴嬤嬤,當時就被不少人嘲笑過沒運道,雖然燒對了冷灶,卻沒能把持住灶臺,讓后來者登了先。眼看焦大兩口子先后脫了奴籍轉為平民,衣食住行皆是高枕無憂時,嘲諷賴嬤嬤看走眼的人更是如過江之鯽,一時間在兩府輿論上的惡名到達了頂峰。
正當大家以為賴嬤嬤就要羞得無顏見人時,賴嬤嬤義憤填膺的站出來:“寧榮二公接連出征,戰場上,刀劍無眼啊!奴婢只恨自己是個女流,沒法子上戰場去,只得背地里在佛前日夜祝禱,乞求老天爺保佑,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的回來。
奴是個沒用的,唯女工尚拿得出手,這才繡了繡帕贈于熟識的仆役們。夫人明鑒!那帕子是人人都有的,奴婢不俱對峙!不能任由這惡名聲傳出去,壞了咱們府上的風氣。”
賴嬤嬤當時一番涕泗滂沱的辯白,一舉在賈府站穩了腳跟,后來賴家兩個兒子俱是精明強干的好把式,頗得管家夫人的倚重。
到如今這一輩,賴家的子孫甚至已經走上為官之途,雖是捐來的縣官,卻也同奴仆們有著天壤之別。這等綢繆格局,實在令人贊嘆!
再說這賴嬤嬤本身也是慧眼如炬又十分懂鉆營的人,她在離榮府不足二里地的巷子里置了一間十分不起眼的小院子,聽老人說最先頭兒甚至不比多官那兩間的小屋大,后因積年累月的鯨吞蠶食,將周邊的房舍陸續買換,如今的賴家已頗具規模!
“賴嬤嬤家的花園,可是不比咱們府上的會芳院小多少!”晴雯說到歡喜處,更是什么陳芝麻爛谷子都一勁兒往外抖。
聽到此處,云珠一臉憧憬,十分艷羨道:“賴嬤嬤真會賺錢。”正要問這錢是怎么賺出來的,就聽晴雯繼續噼里啪啦道。
“那是,咱們三姑娘就不止一次夸過賴嬤嬤是個能人,將開源節流做到了極致,花園里春日里的筍,夏日里的花,秋日的果子蓮藕,都是單獨承包出去要收租子的。
便是那寬條兒的竹葉,也專門分派了人去摘了賣錢呢!”說道興起處,晴雯咯咯的笑起來,黃鶯似的問自己是不是很有趣。
在云珠看來,這哪里是趣事?這分明是生財有道!
而等到云珠真正站到賴家院子里時,更是被那四五進的大宅子鎮得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