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跡于貨運艦隊所帶來的短暫安全感,隨著艦隊逐漸轉向前往殖民地的標準航線而消散。“星梭號”如同脫離雁群的孤鳥,調整航向,獨自駛向了那片被標記為“卡戎寂靜區”、被上古文明稱為“歸墟海”的未知星域。
艦橋內,氣氛凝重而專注。瑞娜在主控臺上輸入了最終確認的躍遷坐標——那是在分析了李維教授給予的星圖、結合艾莉絲計算出的最優路徑后,確定的一個位于未開拓星域邊緣的躍遷起始點。從這里開始,他們將脫離所有已知的星際航道,進入真正的無人之境。
“航線設定完畢,”瑞娜的聲音在安靜的艦橋中響起,“進行一次長距離躍遷,預計持續時間七十二標準時。躍遷終點位于‘歸墟海’引力影響區的外圍緩沖帶。”
艾莉絲的虛擬形象懸浮在導航儀旁,數據流在她眼中快速閃爍:“已復核航線參數,避開了三處已知的不穩定重力井和一片高能輻射區。但進入未測繪區后,仍需依靠實時傳感器數據和我的動態計算來微調航向。”
凌站在舷窗邊,望著外面靜謐的星空。他的神識核心平穩運轉,帶來一種超越肉眼視覺的感知。他能感覺到,前方那片看似空無一物的黑暗,實則潛藏著更加復雜、更加原始的空間結構,仿佛一片未經開墾的宇宙荒野。
“所有系統檢查完畢,能量儲備充足,隱蔽系統運行正常。”瑞娜完成了最后的準備工作,她的手放在了躍遷啟動桿上,“準備好了嗎?”
凌轉過身,目光掃過瑞娜堅毅的側臉和艾莉絲閃爍著專注光芒的虛擬影像,點了點頭:“開始吧。”
“啟動長距離躍遷引擎。三、二、一……”
瑞娜緩緩推下啟動桿。
低沉的嗡鳴聲從引擎艙傳來,逐漸增強,最終化為一種穩定的、貫穿整個艦體的震動。舷窗外的景象開始扭曲、拉伸。遠處原本針尖般大小的星辰,被無形的力量拖曳成一道道絢麗而漫長的光帶,如同藝術家用光與影繪出的抽象畫作。近處的星空仿佛融化了一般,陷入一片流光溢彩的混沌。
星梭號被包裹在躍遷通道產生的能量泡中,以超越光速無數倍的速度,沿著預設的時空褶皺,向著那片傳說中的“歸墟海”疾馳。
在這片扭曲的時空中,常規的感官變得不可靠。凌閉上眼睛,將感知更多地依賴于新生的神識。在神識的“視野”中,躍遷通道并非虛無,而是由洶涌的能量流和復雜的空間波紋構成。他需要時刻保持警惕,雖然艾莉絲和瑞娜會處理技術層面的導航,但他的神識或許能提前感知到航線前方可能存在的、儀器難以探測的微觀空間陷阱或能量湍流。
瑞娜緊盯著控制臺上的各項讀數,確保引擎運行在最佳狀態。艾莉絲則如同最精密的雷達,不斷掃描著躍遷通道內的環境參數,隨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時間在躍遷通道中失去了日常的意義。不知過了多久,一直保持神識外放的凌,忽然眉頭微蹙。他感覺到,在航線前方極遠處,似乎存在一片極其廣袤的、與周圍躍遷能量流格格不入的“空洞”區域,那片區域散發著一種難以言喻的吸扯感和……沉寂感。
幾乎同時,艾莉絲也發出了提示:“檢測到前方躍遷通道出現微弱的、非自然形成的干擾波紋。來源未知,正在分析……干擾源似乎……非常遙遠,但其影響正在沿著空間結構擴散。”
瑞娜立刻檢查傳感器:“是‘歸墟海’的引力影響嗎?比預想的要遠。”
“不完全是,”艾莉絲的語氣帶著一絲困惑,“干擾模式與已知的引力異常不同,更像是一種……主動的、規律性的空間擾動。”
凌凝視著舷窗外那無盡拉伸的光帶,心中的預感越來越強烈。那遠處的“空洞”感和這異常的空間擾動,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他們的目的地。
“歸墟海”……它似乎并非僅僅是一個被動的自然奇觀。
星梭號依舊在躍遷通道中高速飛行,拖拽著長長的光尾,義無反顧地駛向那片連星光仿佛都能吞噬的寂靜之海。而在那寂靜的背后,等待著他們的,究竟是希望的源泉,還是更深的謎團與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