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坑深處的信號與自身靈根共鳴之間的潛在聯系,像一塊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凌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瀾。這不再是簡單的巧合,更像是一條若隱若現的線索,指向某個被時光掩埋的真相。
但眼下,他們必須立足于自身。外部線索固然重要,內在的根基更為關鍵。
“艾莉絲的發現很重要,但那信號源情況不明,風險未知。”凌壓下心中的悸動,將注意力重新拉回到自身的問題上,“在我們有能力去探究那個信號之前,必須最大限度挖掘我們現有體系的潛力。”
他的目光掃過瑞娜和艾莉絲投射出的能量回路結構圖,那上面清晰地標注著當前系統的三大瓶頸:逸散、負載、效率。
“我們之前的思路,一直是在優化這條‘單一路徑’。”凌用手指沿著脊柱到“人造丹田”的回路虛劃了一條線,“但或許,我們陷入了思維定式。”
他停頓了一下,眼中閃爍著一種豁然開朗的光芒。
“為什么一定要局限于一條‘線’?”凌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瑞娜,你為我植入的【強化脊柱】、【環境感應肺葉】,還有這條【靈能義肢】,它們本身不就是現成的分布在我身體各處的能量節點嗎?”
瑞娜微微一怔,隨即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神立刻銳利起來:“你是說……將單一的回路,升級成一個……網絡?”
“沒錯!”凌重重點頭,開始勾勒他腦海中的藍圖,“我們可以將每一個已經植入的義體,都視為一個獨立的、具備特定功能的‘能量節點’。比如,脊柱是主干道和能量分配中心;肺葉可以負責能量與環境交互、初步過濾;義肢是主要的攻擊和力量輸出端;而‘人造丹田’,則是整個網絡的核心存儲和調度樞紐。”
他越說思路越清晰:“這些節點,不再僅僅通過一條線性的回路連接,而是通過更復雜、更立體的能量通道相互交織,形成一個覆蓋全身的‘人工靈脈網絡’!”
這個構想,瞬間打破了之前的框架限制。
“這樣做有幾個潛在的好處。”凌快速分析道,“第一,分布式節點可以分擔能量負載。不需要將所有能量都壓入單一回路進行長距離傳輸,能量可以在最近的節點間直接流轉,減少途中逸散,也降低單個回路的壓力。”
“第二,不同節點可以專精不同功能。”瑞娜立刻跟上思路,補充道,“肺葉節點可以側重能量提純和與環境能量的初步交換;脊柱節點負責核心調度和穩定;四肢節點負責爆發輸出。專業化分工,能提升整體能量利用效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凌的目光投向識海中那殘破的混沌靈根,“這個網絡的核心,不是‘人造丹田’,而是它——我的混沌靈根!”
他的語氣帶著一種篤定:“這個網絡,將以混沌靈根為真正的‘中央處理器’和‘法則基石’。整個網絡的運行,都將建立在與靈根共鳴的基礎上。靈根的‘包容’特性,或許能更好地協調不同節點之間的能量差異和沖突,讓這個網絡真正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而不是機械的拼湊!”
一個以混沌靈根為核心,以諸多義體為節點,通過立體能量通道連接的“人工靈脈網絡”!這不再是簡單的“靈骸道”,而是邁向一個全新人與器深度融合的修行模式!
這個構想的潛力令人振奮。它有望同時解決能量逸散、回路負載的問題,并且通過與靈根更深度的綁定,可能激發出更高的能量運行效率。
“但是,這需要海量的計算和設計。”艾莉絲提醒道,她的數據流已經開始嘗試構建初步的網絡模型,“節點間的能量通道如何布設?不同節點之間的能量優先級和轉換協議如何設定?最重要的是,如何確保這個復雜網絡與混沌靈根的共鳴穩定且高效?這比設計單一回路復雜千百倍。”
“而且,這需要對你身體進行更多、更深入的改造。”瑞娜看著凌,語氣嚴肅,“意味著更多的手術,植入更多的接口和微型能量轉換器,風險也會成倍增加。你的身體,你的靈根,能否承受住構建這樣一個網絡的過程?”
凌沒有絲毫猶豫。風險與機遇并存,這本就是他一直以來的道路。
“再大的風險,也比坐以待斃強。”他的眼神無比堅定,“我們現在有理論方向,有初步的實踐基礎,還有那塊作為基座的上古骨骼。更重要的是,我們可能沒有太多時間猶豫了。”
他指了指礦坑深處:“那個信號,還有那個未知的存在,都不會等我們慢慢來。我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讓自己強大起來。”
“我明白了。”瑞娜深吸一口氣,眼神變得如同手術刀般銳利,“我會立刻開始節點網絡的初步設計。艾莉絲,我需要你全力協助,進行超大規模的計算模擬,優先驗證核心架構的可行性。”
“交給我。”艾莉絲的虛擬形象散發出更加凝實的光芒,龐大的算力開始調動。
凌感受著體內那微弱的靈根共鳴,又想到礦坑深處那與之隱隱契合的古老信號。
構建節點網絡,是為了解決自身的瓶頸。
探究古老信號,是為了尋找外部的機遇與答案。
這兩者,是否會殊途同歸?
就在團隊全力投入新構想的規劃時,艾莉絲監控那個古老信號的界面,突然跳出了一組異常數據——
那原本規律的“召喚信號”,在沒有任何外界干擾的情況下,其波動頻率,正在以一種緩慢的速度,向著與凌靈根共鳴頻率更加接近的方向……自我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