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凌從那種極其隱晦的波動中,解讀出一種更深層的意味——它在“適應”?
這個發現讓凌的心跳驟然加速。
混沌靈根,其本質是包容萬物,演化萬法。它并非排斥這條新生的人造“靈骸道”,而是在其沉寂的狀態下,依然遵循著其本源特性,開始嘗試去“理解”和“接納”這條依附于它存在的新路徑?
這或許能解釋,為什么在之前最危險的時刻,那一絲混沌本源會本能地介入,調和了靈氣與金屬的劇烈沖突。那不是偶然,而是其本質特性在極端條件下的被動體現!
“瑞娜!艾莉絲!”凌猛地睜開眼,語氣中帶著一絲壓抑不住的激動,“我的靈根……它對‘靈骸道’有反應!”
他迅速將自己的發現,用最簡潔的語言描述出來。
瑞娜立刻用掃描儀對準凌的靈根區域,調整到最靈敏的觀測模式。然而,屏幕上關于靈根的數據依舊是一片死寂,那些裂紋和能量枯竭的讀數沒有任何變化。
“儀器檢測不到任何能量層面的變化,”瑞娜皺眉,“這種共鳴……似乎超越了常規的能量反應,更像是一種……信息層面或者法則層面的互動?”
“是的,它不是能量交換。”凌努力組織著語言,“是一種更本質的……連接。我的靈根,似乎在‘學習’這套新系統。雖然它本身無法提供力量,但這種‘共鳴’本身,或許就是關鍵!”
他想起了之前銘刻“蓄能池”時,最后關頭那絲混沌本源起到的決定性作用。那不是一次性的消耗,而是這套系統能與靈根共存、甚至可能得到靈根“加持”的證明!
如果這種“共鳴”能夠加強,甚至變得可控,是否意味著“靈骸道”的能量運行效率可以得到提升?逸散率可以降低?或者,能激發出混沌靈根更多潛在的特性?
一條從未設想過的全新優化方向,出現在他們面前。不再僅僅局限于改進材料、優化結構,而是深入到與本源靈根的“互動”與“協同”!
“我們需要數據,更多關于這種共鳴模式的數據!”瑞娜的眼睛亮了起來,科研的熱情被徹底點燃,“凌,你能嘗試在不同狀態下運行回路,記錄靈根共鳴的強度變化嗎?比如,引入不同性質的能量?或者嘗試不同的循環模式?”
就在凌準備再次嘗試,深入研究這意外的發現時,艾莉絲那邊傳來了新的數據。
“那個‘人工造物’的信號穩定了一些!”艾莉絲的語氣帶著驚疑,“而且……它的能量簽名,經過深層比對,與凌體內那塊上古骨骼碎片……有超過75%的相似性!它發出的‘召喚信號’波動……似乎與凌剛才描述的靈根共鳴頻率……有微弱的契合!”
凌、瑞娜和艾莉絲瞬間靜止,相互對視,都看到了對方眼中巨大的震撼。
礦坑深處,那個未知的人工造物,不僅可能與凌體內的上古骨骼同源,其發出的信號,竟然還與凌剛剛發現的關乎自身道路本質的“靈根共鳴”有關?
這僅僅是巧合?
還是說,他們即將觸及的,是一個遠超出他們想象的、早已布下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