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您的謹慎我完全理解。年輕人出門在外,多問幾句是應該的。”他的語氣依舊保持著“專業(yè)”,但語速稍微放慢,帶上了一種近乎訓導的味道,“但是,您也要明白,真正的機遇,往往都是稍縱即逝的。我們現(xiàn)在拓展的是新興市場,很多布局都屬于高度商業(yè)機密,不可能在電話里向尚未通過面試的候選人全盤托出,這是行業(yè)規(guī)矩,也是對其他候選人的公平,您說對不對?”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更加“推心置腹”,甚至帶上了一絲責備:“如果我們什么都能在電話里說清楚,那這份工作的含金量也就沒那么高了,不是嗎?至于公司名稱和地址,您放心,等您面試通過,正式錄用,所有手續(xù)、合同都會一清二楚!我們現(xiàn)在優(yōu)先保障的是面試流程的順暢和高效。”
“您要相信我們‘宏圖國際’的實力和誠意!”劉主任的聲音再次拔高,充滿了不容置疑的自信,“我們主動聯(lián)系您,預付機票邀請您過來實地考察,這本身就是最大的誠意和實力的證明!那些皮包公司、小作坊,做得到這一點嗎?”
“您想想,月薪兩萬起步,包食宿機票,這樣的待遇,在國內(nèi)您能找到嗎?如果不是業(yè)務發(fā)展急需,我們何必費這么大周折?”他的話語極具煽動性,開始直接攻擊陳默最脆弱的痛點——極度的貧困和對高薪的渴望。
“我知道您可能最近求職不太順利,碰過壁。”劉主任的話鋒突然變得“體貼”起來,仿佛能洞悉陳默的一切,“但這恰恰說明,國內(nèi)的市場已經(jīng)飽和了,內(nèi)卷太嚴重了!真正的機會在海外,在藍海市場!像您這樣的人才,在國內(nèi)可能被埋沒,但到了我們這里,就是寶貝!就是未來的骨干!”
“陳先生,我是真的欣賞您踏實肯干的品質(zhì),才跟您說這么多。”他的語氣最后又軟化下來,帶著一種“我是為你著想”的語重心長,“機會就在眼前,抓住了,人生就此改變;錯過了,可能就真的再也沒有了。那邊還有好幾個候選人等著我回復呢。”
預付機票…實力證明…國內(nèi)內(nèi)卷…海外藍海…人生改變…
這些話語,如同精準的心理操控術(shù),一步步瓦解著陳默的疑慮。對方對他困境的“理解”,對他“品質(zhì)”的贊賞,以及那看似無法作假的“預付機票”的誠意,都在一點點蠶食他最后的警惕。
是啊…國內(nèi)還有什么希望?自己已經(jīng)淪落到睡樓道了!還有什么可失去的?萬一…萬一是真的呢?那不就是一步登天,所有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嗎?
那微弱的、代表理智的螢火,在巨大的生存壓力和誘惑面前,風雨飄搖,仿佛下一秒就要徹底熄滅。
他握著手機,手心里全是冰冷的汗水。窗外的雨聲不知何時又大了起來,嘩啦啦的,像是在催促他做出決定。
電話那頭,劉主任不再說話,只是保持著通話狀態(tài),傳來他平穩(wěn)而耐心的呼吸聲,仿佛一位極有風度的獵手,等待著獵物最終的、自愿的淪陷。
漫長的沉默。
在黑暗中,陳默仿佛能看到兩個自己在激烈搏斗:一個傷痕累累、渴望救贖;一個驚恐不安、大聲警告。
最終,前者用盡全身力氣,壓倒了后者。
他聽到自己用盡最后一點氣力,聲音嘶啞、仿佛脫水的魚一般艱難地問道:
“……機票……怎么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