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出了那熟悉的字跡——爺爺的批注和昨天日記本上奶奶的筆跡交織在一起,他們在用批注對話,時而討論詩句,時而打情罵俏。
十里春風不及卿旁邊,是爺爺瀟灑的批注:來日春風正好,不知可有緣得見?下方是奶奶娟秀的回應:巧了,明日恰好路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顧婉清不禁莞爾,原來爺爺奶奶的約會地點,就在這家面館。難怪現在。。。
她的聲音突然哽咽了。丁辰察覺到她的情緒波動,收起神念,輕輕拍了拍她的手:別難過,這些美好的回憶一直都在。。。
顧婉清轉過身,淚眼朦朧。
兩人的距離很近,近到能看清對方眼中的漣漪。空氣仿佛在這一刻凝固。
顧婉清這才意識到兩人的姿勢有多親密,趕緊坐直了身子,耳根又又又紅了。就在這時,樓下傳來一聲呼喚。
開開!是顧老爺子的聲音。
我去看看爺爺。顧婉清慌忙站起身,略顯局促地整理了一下衣襟。
丁辰松開手,指尖還殘留著她腰間的溫軟,他嘴角逐漸勾起一抹若有所思的弧度。
這活,是越來越危險了,不僅考驗定力,還考驗人性。
而剛剛,在那段溫情脈脈的記憶畫面之下,他看到的,遠不止是才子佳人的風花雪月。
神念所及,秋毫必現。
那枚包著詩詞的石子破空而來時,看似隨意,落點卻精準得毫厘不差,帶著一股穿透窗欞卻未傷其分毫的陰柔內勁。
那位繡著海棠的顧家奶奶,在聽到聲響的瞬間,看似嬌羞起身,但那腰馬合一的姿態,那雙拈著繡花針卻虎口帶著薄繭的手,分明是久經磨礪的練家子。
甚至那家清水齋面館,看似只是約會地點,但在丁辰的神念回溯中,他竟“看”到了一閃即逝的肅殺之氣。
這分明是幾十年前,兩位行走江湖的頂尖人物,在用一種獨屬于他們的方式,于刀光劍影的縫隙之間,偷得半日閑情。
丁辰緩緩吐出一口氣,眼神里帶著一絲復雜難明的感慨。
“原來風花雪月的背后,是風聲鶴唳……”
只是如今這個時代,江湖已遠,獨剩人間煙火。
當初的那對璧人,一個成了神志不清的垂暮老人,一個化作了泛黃詩集里的溫柔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