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扔進灶膛燒了最省事。”
許陽看了一眼爐灶。
“不行,”
張月立刻否定,
“塑料和霉變物燒起來的煙有毒,在洞里散不掉,太危險了。”
她目光掃過墻角那袋防潮用的生石灰,瞬間有了主意:
“用石灰,生石灰加水,發熱還能強堿殺菌,比燒更安全徹底。”
方案確定,立即執行,
許陽將鐵桶提到山洞通風較好的角落。
張月用鐵鍬鏟了幾大勺塊狀生石灰,均勻覆蓋在菌包上。
接著,她用量杯盛了適量清水,從桶邊緩緩倒入。
劇烈的化學反應瞬間發生,大量白色蒸汽涌出,鐵桶壁迅速發燙,強堿性的石灰漿翻滾著將菌包吞沒。
高溫和強堿的雙重作用下,霉菌被徹底消滅。
兩人等待反應完全平息、鐵桶冷卻后,
在開石門通風的時候,將桶內已經糊化的混合物,直接潑到了山洞外面。
處理完現場他們再次坐在一起,更深入地查閱資料,
討論如何系統性預防霉菌,而不僅僅是事后處理。
資料顯示,預防的關鍵在于控制環境濕度、加強消毒、以及早期發現。
控制環境濕度這件事對他們來說顯然是不現實的,他們結合自身條件,
決定采用生石灰消毒與酒精消毒兩種辦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處理。
其實84消毒液用來消除霉菌也是十分方便的,
但考慮到84消毒液撒下去不僅味道大,可能會刺激呼吸道,再來也會殺滅對菌包生長有益的菌種,所以兩人只好放棄了這個方式。
行動前,張月根據查閱的資料進行了精確配制。
她將塊狀生石灰在陶盆中用少量水小心化開,生成粉狀的熟石灰,
然后加入大量清水,攪拌成一種濃度適中的石灰水懸濁液,裝入幾個大噴壺中。
另一方面,她將儲存的醫用酒精進行了一定比例的稀釋,分裝到幾個小噴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