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的火炕、灶臺區域保持不變,但空間感因為家禽區的移走而顯得寬敞了許多。
靠近洞口的位置,通風較好,他們之前利用石塊和土磚,將原有的灶臺進行了擴大和優化,
這次許陽直接在爐灶旁邊新盤了一個小型的、低矮的火炕。
火炕上面鋪上了許陽早就囤好的“炕革”。
這,
表示索菲亞一家的新家了。
土炕距離石門不遠不近,既不會被門口的冷風吹到,又能讓索菲亞一家時刻警覺地感知洞外的動靜。
索菲亞一家既不必蹲守在臥室門口,
又能最快的發現山洞外的任何異樣。
經歷了前前后后兩個多月的時間,前廳后廳的改造終于徹底完成。
經過多次災難的山洞,終于再次煥發了生機。
如今山洞里有屯糧,有各種種子和工具,有調料及各種生活用品,四季的被褥衣物,還有各類的藥物和應季蔬菜。
連索菲亞一家的生活都有了質的飛躍。
前洞的“建設”終于告一段落,
許陽跟張月結結實實的歇了兩天,
也終于加入到了后洞的“種地大業”中。
后洞里,
張月在一旁幫著撒種,許陽則是將種子蓋好,
兩人合作十分默契,不一會兒,就種了一小片小菜。
“月月,你在這等我,我去接點水。”
張月比個了“OK”的手勢,
許陽又往前走了一會兒,用水桶從旁邊的河邊裝了桶水,兩人配合著將水慢慢的倒在剛剛培好的土上。
“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