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許陽一家反應迅速,該來的還是來了。
清晨,許陽照例蹲在田埂邊,用手指輕輕撥開叢長勢稍弱的水稻根部的泥土。
在那些本該是鮮嫩白色的根須上,赫然附著著一些針尖大小的黑色斑點,仿佛霉變的前兆。
他心里一下,又接連檢查了好幾處,情況不容樂觀。
不少稻株,尤其是那些位于稻田邊緣、光照和通風稍差位置的都出現了黑點。
“媽!根開始有黑點了!”
許母聞訊趕來,她捏起一撮帶病的根須,湊到眼前,又放到鼻尖下嗅了嗅:
“是根腐病沒跑了,降溫了,地溫上不來,根就弱,土里的病菌就趁虛而入了。”
根腐病是一種危害水稻根節的疾病,降溫后水稻較為脆弱,容易被一些細菌或者真菌影響,從而出現爛根的情況。
嚴重時會使稻穗枯萎或者白穗,會導致水稻減產。
但好在許陽一家發現的早,
倒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控制。
“陽子,去拿一個干凈的大塑料桶,再找點草木灰來。”
草木灰是一種非常好用的肥料,不僅僅能除濕,還能防治病蟲害。
許母將草木灰和水按照差不多1比10的比例進行配制。
先將草木灰倒入桶中,然后緩緩加入清水,同時用一根長木棍不停地快速攪拌,確保草木灰完全溶解,不會沉淀結塊,形成一桶顏色類似濃茶、略顯渾濁的液體。
許父非常默契的將配制好的草木灰水倒入一個背式噴霧器。
噴灑時,他非常有針對性,不是漫無目的地噴灑葉片,而是將噴頭盡量貼近水面,對準水稻的根基部區域進行重點噴灑,讓藥液能夠滲透到土壤表層,直接作用于發病的根部區域。
他操作得很慢,確保每一叢稻株的根部都能被充分淋濕。
空氣中彌漫開一股淡淡的灰燼和泥土混合的氣味。
接下來的幾天,一家人增加了去后洞的次數,時刻關注著稻田的變化。
草木灰水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部分稻株的病情似乎被暫時遏制住了。
然而,那些最初感染就非常嚴重的稻苗,終究沒能挺過來。
它們的葉片從葉尖開始,迅速而均勻地變得枯黃,最終徹底還是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