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三日,
便在這日漸急促的雨滴聲中,不緊不慢地淌過。
第一天,雨聲淅淅瀝瀝,不像是災難的前兆,倒更像是一場持久些的秋雨。
洞內一切如常,
許陽和張月做著最后的查漏補缺,
網絡上的預警信息開始增多,官方發布了詳細的防災指南,提醒低洼地帶居民轉移,檢查排水設施。
第二天,雨勢未見明顯增大,但天色愈發陰沉。
大風也刮了起來,
手機里的預警信息升級成了橙色,社交媒體上出現了零星畫面,
某些沿海或河岸區域的人們已經開始用沙袋加固門窗。
物資點里面的水和救援物品被分發給來領取的附近居民們。
第三天,從黎明開始,氣氛就截然不同了。
雨滴變得大而稀疏,天空中的云層也特別低,
有一種末世電影中的感覺。
洞外的樹也被刮的搖晃不已,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水汽和土腥味。
網絡上的信息流幾乎被暴雨預警完全占據紅色最高預警醒目地掛在各大平臺首頁。
官方頻道二十四小時滾動播出最新氣象動態和避難指示,主持人的語氣嚴肅而急促。
一些地勢低洼的地區,已經開始組織最后的強制撤離。
社交媒體上,河道水位明顯上漲和救援人員搶險的畫面充斥著各個平臺。
焦慮、祈禱、互相提醒、分享應對技巧的信息交織滾動,偶爾夾雜著一些混亂和不安的言論。
“網上說,這次可能是全域性的特大暴雨,幾十年不遇。”
張月刷著手機,眉頭微蹙,將一些實用的自救技巧保存下來。
許陽嘆了口氣,
從他們出生到現在,
遇上的“幾十年不遇”的奇事兒還少嗎?
許振振挨著索菲亞坐在干燥的草墊上,聽著洞外越來越響的風雨聲,小手無意識地揪著狼毛。
索菲亞似乎也感受到了天地間的異變,顯得格外安靜,只是偶爾豎起耳朵,傾聽外面的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