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微風拂過南方總部大樓旁的工地,帶來遠處新翻泥土和鋼筋水泥的氣息。大樓的主體結構又拔高了一截,骨架愈發雄偉。而在林氏集團內部,另一項同樣龐大且至關重要的基礎建設工程,正以絲毫不遜于大樓建設的速度,在全國范圍內悄然鋪開。
隨著一家家經過“林氏魔法”改造后的商場在不同城市重新綻放,并迅速成為當地的流量中心與口碑標桿,一個幸福的煩惱也隨之而來:物流供應鏈的壓力呈指數級增長。
最初,對于零星分布的幾家商場,林氏集團主要依靠與第三方全國性物流公司合作,以及本地優質供應商直供的模式。這種方式在初期靈活且成本可控。但當十幾個、乃至未來幾十個城市的商場同時運轉,尤其是“林氏優選”直播平臺的爆火,使得sku(庫存單位)數量急劇膨脹,對采購、倉儲、分揀、配送的時效和精準度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
“靜總,這是上個月全國各商場的物流成本分析報告。”供應鏈管理部的新任負責人崔悅,一位四十歲左右、氣質干練、對數字極其敏感的前跨國公司供應鏈總監,將一份報告放在李靜桌上,眉頭微蹙,“同比上漲了百分之兩百。第三方物流的報價在不斷上調,但服務質量卻不穩定,跨省配送延誤、錯送、貨損率都在攀升,各地商場經理的投訴電話都快打爆了。”
李靜快速翻閱著報告,上面的曲線圖陡峭得令人心驚。“直播間的訂單呢?”她問。
“更麻煩。”崔悅嘆了口氣,“直播爆單是瞬間的,對發貨速度要求極高。我們現在是臨時租用多個分散的小型倉庫,協調多家快遞公司,管理混亂,成本高昂,用戶體驗還不好。有客戶反映收到的生鮮水果不新鮮了,或者買了a產品收到b產品?!?/p>
與此同時,在林羽的辦公室,邵華也在匯報類似的問題。
“林總,成都的商場反映,他們訂的一批東來模式的特色烘焙原料,因為物流延誤,斷貨兩天了,直接影響口碑。武漢的商場說,他們急需補充一批定制工服,但供應商在廣州,走普通物流要五天,根本等不了?!?/p>
這些問題,如同細小的砂礫,雖然每一顆都不足以讓巨人跌倒,但匯聚起來,卻足以磨損其高速前進的車輪。
林羽聽完匯報,走到那幅巨大的全國地圖前,目光掃過那些已經被點亮和即將被點亮的城市坐標,沉思良久。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行了?!彼D過身,語氣果斷,“我們必須建立屬于自己的、智慧化的倉儲物流體系。商場開到哪里,我們的倉配網絡就要覆蓋到哪里!”
這個決定,立刻成為了集團新的戰略重心。一場圍繞“倉廩”的戰役打響。
戰略研究室里,會議持續到深夜。參會者包括了林羽、蘇瑤、李靜、秦悅、邵華、崔悅,甚至遠程接入了數據科技中心的負責人。
“我們的目標,是構建一個‘中央倉(cdc)—區域倉(rdc)—城市前端倉(fdc)’三級聯動的智能云倉網絡。”崔悅拿著激光筆,在投影地圖上勾勒,“首先,在交通樞紐城市,如武漢、鄭州、西安、成都、沈陽等地,建立大型區域倉(rdc),覆蓋周邊省份。這些rdc負責接收大批量來自全球和全國產地的貨品,進行存儲、粗加工和區域調撥?!?/p>
激光筆移動:“然后,在每一個有我們商場或直播業務需求的城市,建立至少一個城市前端倉(fdc)。fdc離消費者更近,負責接收從rdc調撥來的貨品,進行最后的分揀、包裝、和極速配送。商場補貨由fdc直接配送,直播間訂單也由最近的fdc直接發貨?!?/p>
“系統呢?”林羽問。
“必須引入最先進的wms(倉庫管理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和oms(訂單管理系統)?!睌祿萍贾行牡呢撠熑私涌诘?,“通過大數據和ai算法,實現智能預測、自動補貨、最優路徑規劃,最大限度提升庫存周轉率,降低滯銷風險,壓縮配送時間?!?/p>
“投資巨大。”李靜立刻心算,“土地、倉庫建設或租賃、自動化設備(立體貨架、分揀機器人、agv小車)、軟件系統、車隊組建…這是一個重資產項目?!?/p>
“但長期來看,是控本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秦悅反駁,“一旦建成,不僅能滿足自身需求,未來甚至可能開放為第三方提供供應鏈服務,本身就能產生巨大價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