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陽光金燦燦地灑滿院落,母親一大早就在灶臺前忙活。快嘗嘗年糕,她端著剛蒸好的紅糖年糕走過來,吃了年糕,年年高升。年糕還冒著熱氣,甜香混著米香,咬一口軟糯彈牙。
父親已經換上新買的羊絨大衣,正在仔細擦拭皮鞋。先去你王叔家,他對著鏡子整理衣領,他腿腳不好,咱們得早點去。
第一家拜年就熱鬧非凡。王叔家門口貼著嶄新的門神,一推門就聽見洪亮的祝福聲:新年好!萬事如意!王嬸端著果盤迎上來,非要往每個人口袋里塞糖果和花生。甜甜蜜蜜,生生不息,她笑得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來,小羽都長這么大了,還記得你小時候來拜年,兜里裝滿糖果舍不得吃的模樣。
第二家是李阿姨開的雜貨鋪。門口的紅燈籠晃啊晃,李阿姨的兒子正帶著小孫子在放小鞭炮。噼里啪啦的響聲中,老人笑著捂耳朵:除舊迎新,除舊迎新喲!小孫子跌跌撞撞地跑來作揖,奶聲奶氣地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逗得大家笑作一團。
走到巷口的張家時,張奶奶正坐在門口曬太陽。看見林家父子,她顫巍巍地要起身,父親趕緊上前扶住。給您拜年啦,父親提高嗓門,祝您健康長壽!張奶奶笑得露出僅剩的幾顆牙,從兜里掏出個紅布包,非要塞給林羽:拿著拿著,買糖吃。
最熱鬧的是居委會主任家。一屋子人擠得滿滿當當,茶幾上堆滿了瓜子糖果。主任夫人端著茶壺滿場轉:喝茶喝茶,新年茶要喝個夠,日子才過得夠滋味。主任拉著父親的手念叨:老林啊,咱們巷子就數你家小羽最有出息。。。
轉到小學老師家時,老先生正戴著老花鏡看報紙。是林羽啊,他推推眼鏡,還記得你小時候作文寫《我的理想》,說要當企業家,現在果然實現了。書架上還擺著當年的畢業照,泛黃的照片里一個個稚嫩的臉龐。
中午時分,拜年的人漸漸多了起來。巷子里到處都是新年好的問候聲,孩子們穿著新衣追逐嬉鬧,鞭炮屑和糖紙撒了一地。母親遇到老姐妹就停下聊天,父親遇見老棋友就要約下次對弈。
回到家時,每個人的口袋都裝滿了糖果瓜子,手里還提著鄰居回贈的年禮:王叔家自己腌的臘肉,李阿姨鋪子里的新式糖果,張奶奶外孫女做的剪紙。。。
母親清點著年禮,忽然感慨:這巷子住了幾十年,家家戶戶都知根知底。父親泡上濃茶接話:遠親不如近鄰嘛。
陽光斜斜地照進客廳,茶幾上的年貨堆得像座小山。電話又開始響起,是來不及上門拜年的鄰居打來的問候電話。母親樂呵呵地接著電話,一會兒同喜同喜,一會兒一定一定。
窗外傳來孩子們的歡笑聲,混著零星的鞭炮聲。父親望著滿院陽光,輕聲說:明年這時候,不知道還會不會這么熱鬧。
母親嗔怪地拍他一下:大過年的,說什么呢!年年都會這么熱鬧。說著往每個人手里塞了塊糖:吃糖吃糖,往后日子甜著呢。
林羽含著糖,甜味慢慢化開。這熟悉的味道,和小時候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