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深,市委大院大部分窗戶的燈光已相繼熄滅,唯有市紀委大樓七樓,紀委書記辦公室的燈還亮著。秦明心沒有開大燈,只亮著桌上一盞綠色的臺燈,燈光勾勒出他凝重的側影。他正伏在寬大的辦公桌上,借助臺燈的光線,仔細翻閱著一份剛從干部檔案室調來的、厚厚的牛皮紙檔案袋。
袋面上,“楚峰”兩個字,用黑色鋼筆寫得端正有力。秦明心解開纏繞的棉線,抽出里面的材料。最上面是一張干部履歷表,貼著一張兩寸免冠照片。照片上的年輕人,約莫三十四五歲,留著極短的寸頭,面部線條硬朗,鼻梁高挺,嘴唇緊抿,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雙眼睛,即使在照片上,也透著一股清澈、銳利、甚至帶著幾分軍人特有的審視和警惕的光芒,與機關里常見的或圓滑或謙恭的表情截然不同。
秦明心仔細閱讀著履歷表中的每一項:
楚峰,男,漢族,中共黨員,現年35歲。出身于本省著名的貧困地區云霧山楚家洼,是村里走出的第一個名牌大學生。
家庭主要成員及重要社會關系:父親,楚明山,務農;母親:周小嵐,務農;哥哥,楚岳,部隊服役,妹妹,楚蕓,清江大學在校。社會關系簡單。
看到“社會關系簡單”這幾個字,秦明心的目光微微停頓。這在清風市盤根錯節的關系網中,或許是一種“劣勢”,但也可能是一種難得的“優勢”。
學習、工作經歷:
18歲,高中畢業入伍,服役于西南軍區某特種偵察大隊。歷任戰士、班長、代理排長。檔案附有部隊鑒定:軍事素質過硬,政治立場堅定,榮立個人三等功一次,集體二等功一次。
25歲,退伍。參加公務員考試,以筆試面試綜合第一的成績考入清風市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局,任書記員、科員。
28歲,因在參與查辦公安局某副局長濫用職權、受賄案中,不畏威脅,突破關鍵行賄人口供,表現突出,被破格提拔為反貪局偵查一處副科長。
30歲,市級監察體制改革,隨整體轉隸至清風市紀委監察委(后改為監委),分配在紀檢監察室,任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參與查辦多起縣處級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案件。檔案記載:在查處城建局腐敗窩案中,曾頂住說情風,堅持原則。
33歲,調任市紀委監察室二室,任副主任(副處級)至今。
“楚家洼……我知道那個地方,很苦。能從那里面考出來,不容易。”秦明心喃喃道,眼神中多了幾分審視,“沒有背景,意味著受人情關系牽扯少;專業過硬,有能力切入問題的核心;有基層吃苦的經歷,韌性和原則性可能更強……”
看到這里,秦明心的眉頭微微蹙起。從反貪局到紀委辦案一線,楚峰的表現可謂出色,是典型的業務骨干。但為何在33歲,正是年富力強、積累了大量實戰經驗的時候,被從核心的辦案部門,調到了相對邊緣的監察二室擔任副職?監察二室主要負責聯系單位的日常監督、信訪初核等,與直接查辦大案要案的一線偵查工作有明顯區別。這看似平級調動,但在紀委內部,無疑是一種從“前沿”到“二線”的調整。是正常輪崗?還是另有隱情?
他繼續翻閱后面的年度考核登記表和重要鑒定材料。
在反貪局和紀委紀檢監察室期間的鑒定,多用如下詞語:“政治可靠,業務精湛,敢于碰硬”、“在查辦XX案中發揮關鍵作用”、“有較強的偵查突破能力”。但也夾雜著一些微妙評語:“有時工作方法稍顯簡單,溝通技巧有待提高”、“需注意處理復雜人際關系時的靈活性”。
而調到監察二室后的鑒定,則變成了:“能夠完成本職工作”、“熟悉紀檢監察業務”、“需加強理論學習和宏觀思考能力”。幾乎不再提及具體的辦案成績和“碰硬”精神。
秦明心又翻到獎懲情況欄。獎勵欄記載了部隊的三等功、多次嘉獎,以及工作后的幾次“優秀公務員”、“辦案能手”稱號。違紀情況欄:空白。
他特別留意了社會關系申報表,楚峰填寫的非常簡單,直系親屬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需要報告的社會關系?;橐鰻顩r欄:未婚。
最后,秦明心翻到了幾份由楚峰主導或參與起草的調研報告。報告的題目引起了秦明心的注意:《關于工程建設領域圍標串標新動向及取證難點分析》、《“影子公司”在利益輸送中的作用與查處路徑探析》、《破解“能人腐敗”案件中“政策壁壘”的思考》。秦明心快速瀏覽著核心觀點和案例剖析部分,目光漸漸變得深邃。這些報告,數據扎實,分析透徹,引用的案例直指當前腐敗的深水區,提出的對策也往往尖銳犀利,直指制度執行中的軟肋和人為設置的障礙。例如,在一份報告中,楚峰寫道:“……有些腐敗行為,之所以能披上‘合法’外衣,甚至形成‘塌方式’腐敗,往往并非制度本身存在巨大漏洞,而是在執行環節被人為‘掏空’和‘架空’。監督的失效,根本原因在于監督者與被監督者之間形成了利益共同體,或監督者自身缺乏‘亮劍’的勇氣和擔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種直言不諱、甚至有些“刺耳”的觀點,在四平八穩的機關文稿中顯得格格不入。難怪他會“得罪人”,會被從一線偵查崗位調整到二線監督崗位。這是一個有棱角、有想法、不滿足于按部就班的干部。他的“直率”和“不懂轉彎抹角”,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對官場某些“潛規則”和“油膩風氣”的本能排斥。
秦明心合上檔案,靠在椅背上,長長地吐出一口濁氣。檔案里的楚峰,形象逐漸清晰起來:一個出身普通農家,靠自身努力和軍旅歷練成長起來的干部;一個在反腐一線經過實戰檢驗,有著堅強意志和專業技能的戰斗員;一個心中有原則、眼中有問題、敢于直言的知識型干部;同時,也是一個因為性格耿直、可能觸動了某些利益神經而被“邊緣化”的“異類”。
用他,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冒險。他就像一把未經打磨的利刃,鋒芒畢露,但也可能因為過于剛硬而折斷。他缺乏在清風市如此復雜政治生態下的周旋經驗,可能會因不懂“規矩”而處處碰壁,可能會因為缺乏“保護”而輕易被人設計,甚至可能成為權力博弈中第一個被犧牲的卒子。
但是,在清風市目前這潭深不見底、各方勢力盤根錯節、人人明哲保身的局面下,那些深諳“規矩”、處事“圓融”的“老紀檢”們,誰又愿意、誰又能真正去捅清江新區這個馬蜂窩呢?孫為民的態度已是明證?;蛟S,正需要楚峰這種帶著“愣”勁、不信邪、心中自有是非曲直的“異類”,才能打破那種心照不宣的沉默?才能無視那些無形的壁壘和潛規則,憑著一種近乎本能的正義感和職業操守,去沖擊問題的核心?
秦明心想起老同學、政策研究室主任方鹿鳴前幾天與他喝茶時,似乎也無意中提起過楚峰,稱贊他理論功底不錯,看問題有深度,就是“書生意氣”重了些。當時秦明心并未在意,現在想來,方鹿鳴那看似隨意的點評,或許也暗含了對這個年輕人的某種認可和惋惜?
風險與機遇并存。用楚峰,可能打開局面,也可能一敗涂地。但不用他,局面很可能永遠無法打開,陸明書記的部署將寸步難行。
秦明心站起身,再次走到窗邊。夜色中的清風市,霓虹閃爍,車流如織,一片繁華景象,但這繁華之下,究竟隱藏著多少污垢和罪惡?他感到肩上的擔子重若千鈞。但作為一名老紀檢,他的信念從未動搖:邪惡之所以囂張,往往是因為正義的力量不夠強大,或者選擇了沉默。
喜歡天道正義請大家收藏:()天道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