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河陽鎮錯綜復雜的局面和無形中的掣肘,楚峰深知,空有主持工作的名分遠遠不夠,必須盡快拿出實際行動,打破僵局,樹立威信。他決定從群眾反映最強烈、也最直觀的問題入手——鎮容鎮貌和積壓信訪。
第二天一早,楚峰沒有先召開會議,而是帶著黨政辦王海生,直接到鎮上的主街和幾個衛生死角轉了一圈。街道上垃圾隨處可見,污水橫流,占道經營嚴重,空氣中彌漫著難聞的氣味。
“王主任,鎮上的環境衛生,平時是怎么管理的?”楚峰指著路邊的垃圾堆問。
王海生一臉為難:“楚鎮長,這事……歸環衛所管。可環衛所人手少,經費也緊張,就一輛破垃圾車,還經常壞。以前周書記在的時候,也提過要整治,可……可后來就不了了之了。”
“經費緊張不是理由。”楚峰語氣嚴肅,“關鍵是重視不夠,管理不到位。你馬上通知環衛所、工商所、派出所負責人,一小時后在鎮政府小會議室開會。”
一小時后,幾個相關部門的負責人懶洋洋地來到會議室,交頭接耳,顯然沒把這位新來的“臨時主持”當回事。
楚峰開門見山:“今天請各位來,就一件事:整治鎮容鎮貌。我從頭走到尾,臟亂差問題非常突出!這關系到河陽鎮的形象,更關系到老百姓的生活質量!必須馬上改!”
環衛所長老錢先叫苦:“楚鎮長,不是我們不干,是實在沒辦法啊!就這幾個人,這點經費,能維持現狀就不錯了!”
工商所長老孫也幫腔:“是啊,那些小商小販,都是本地人,勸不動,管不了,一管就跟你急!”
派出所長老李打著哈哈:“我們主要是維護治安,這市容管理……主要還是靠自覺嘛。”
楚峰看著他們推諉扯皮的樣子,猛地一拍桌子:“夠了!困難誰沒有?但要的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訴苦的理由!從明天開始,集中整治一周!環衛所負責清運垃圾,工商所規范經營秩序,派出所維持執法保障!王主任,你負責協調,每天下午五點,就在這里開碰頭會,匯報進度!誰負責的區域出問題,誰負責!散會!”
幾人被楚峰突如其來的強硬態度震住了,面面相覷,不敢再吱聲,灰溜溜地走了。
王海生擦著汗:“楚鎮長,這……能行嗎?他們可能陽奉陰違啊……”
“你盯著他們!”楚峰斬釘截鐵,“告訴他們,一周后我看效果。沒改觀,我直接向縣委打報告,建議調整他們的崗位!”
隨后,楚峰又扎進了信訪接待室。積壓的信訪材料堆成了山,很多是陳年舊案。他讓信訪辦老孫把最棘手、拖延時間最長的幾件案子挑出來。
老孫抱來幾個厚厚的卷宗,唉聲嘆氣:“楚鎮長,這些都是老大難了。像東河村李老栓的宅基地糾紛,都十幾年了;還有鎮西頭幾戶人家反映的飲水問題;南山村林地承包糾紛……牽扯面廣,處理起來太難了,以前……周書記都頭疼。”
楚峰翻看著卷宗,眉頭緊鎖。這些案子,件件關乎群眾切身利益,長期得不到解決,嚴重損害了黨委政府的公信力。
“難,就不辦了?”楚峰合上卷宗,“老孫,從今天起,信訪接待室我每天抽兩小時過來。你把這些案子的當事人聯系方式給我,我親自跟他們談,了解情況。涉及哪個部門,你就通知哪個部門負責人一起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