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工作會議上的短兵相接,讓楚峰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趙衛國此人的老辣與難纏。對方位高權重,深諳官場規則,善于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包裝真實意圖,既能居高臨下施壓,又能擺出關懷姿態提醒,讓人難以抓住明顯的把柄。正面強攻,顯然不是上策。
回到石崖鎮,楚峰更加專注地投入到工作中,大力推進大河村試點,仿佛并未將會議上的交鋒放在心上。但他內心深處,一刻也未停止對趙衛國的分析和對其弱點的搜尋。他知道,對付趙衛國這樣的“老江湖”,必須找到其真正的命門,一擊必中。
他再次調閱了趙衛國的公開履歷和其分管領域的相關資料,特別是與城建、國土、重大項目審批相關的部分。結合之前掌握的一些零散信息和柳依依日記、林曼妮提供的線索中提及的“雅茗軒”茶會、某些房地產商名字等,楚峰將懷疑的重點,鎖定在了清風市近幾年幾個重大的舊城改造和新區開發項目上。這些項目涉及資金量巨大,利益關系錯綜復雜,是最容易滋生權錢交易的溫床。
楚峰避開可能存在的耳目,通過極其隱秘的渠道,聯系了兩位信得過的老戰友:一位在省審計廳工作,另一位是知名的財經調查記者。他請求他們,利用非官方渠道,協助秘密查詢與趙衛國關系密切的幾家房地產企業,特別是“清風市龍騰置業”、“盛世地產”等在相關項目中的資金流向、股權結構變更以及與其有關聯的空殼公司情況。同時,他也讓趙永剛通過紀檢系統內部的特殊關系,謹慎地了解趙衛國個人及家庭成員名下資產情況,尤其是其子女出國留學、配偶經商等敏感信息。
線索的收集需要時間,且必須萬分小心,以免打草驚蛇。然而,一個偶然的發現,為僵局帶來了突破口。
這天傍晚,楚峰在辦公室加班,再次梳理近期收集到的信息。窗外下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敲打著玻璃。他無意中翻開一份幾天前的《清風晚報》,在不起眼的社會新聞版塊,看到一則簡短的報道:《我市著名民營企業家、龍騰置業董事長張天龍先生向市博物館捐贈明代青花瓷瓶一對》。
報道旁邊配有一張捐贈儀式的小照片。照片上,身材微胖、滿面紅光的張天龍正雙手捧著一個精美的錦盒,遞給市博物館館長。而站在一旁,笑容可掬、作為見證嘉賓出席儀式的,正是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趙衛國!
楚峰的目光猛地一凝!張天龍!這個名字他太熟悉了!正是他重點懷疑的、與趙衛國過從甚密的那家“龍騰置業”的老板!而捐贈的明代青花瓷瓶?楚峰的腦海中瞬間閃過柳依依日記中提到的“雅茗軒”茶會上的“青瓷”、“窯火”等隱晦詞匯,以及明德教授提及的“瓷窯會”將官員、商人比作“青瓷還胎”的隱喻!
一種強烈的直覺擊中楚峰!這絕不僅僅是一次普通的慈善捐贈!明代青花瓷,價值不菲!張天龍為什么要捐贈?趙衛國為什么恰好出席?這背后,是否隱藏著更為隱秘的利益輸送方式?比如,以“捐贈”為名,行“雅賄”之實?或者,這本身就是“瓷窯會”內部某種“貢獻度”的體現和儀式?
楚峰立刻拿起電話,打給那位財經調查記者朋友,壓低聲音:“老陳,幫我個忙,非常緊急!重點查一下清風市龍騰置業的張天龍,特別是他近期的收藏品交易記錄,有沒有購買過高價古董,尤其是瓷器!還有,查一下市博物館最近接收捐贈的賬目和鑒定記錄,看看那對青花瓷瓶的來歷和真實價值!要快,但要絕對保密!”
掛掉電話,楚峰的心跳有些加速。他感覺自已可能觸摸到了冰山的一角。趙衛國這類官員,直接收受現金的風險太大,他們更傾向于這種看似“高雅”、不易追查的“雅賄”——古玩字畫、珍貴藝術品、甚至是稀缺郵票、名貴蘭花等。這些東西價值難以準確估量,易于隱藏和轉移,而且披著“文化交流”、“支持公益”的外衣,極具迷惑性。
如果能夠證實張天龍捐贈的瓷器是近期高價購得,或者其價值被嚴重低估,亦或是博物館的鑒定記錄有問題,那么,趙衛國出席并見證這次捐贈的行為,就變得極其可疑!這很可能成為打開趙衛國問題缺口的一個關鍵突破口!
雨,越下越大了。楚峰站在窗前,望著窗外被雨幕籠罩的城市,目光深邃而堅定。對手隱藏得很深,防護得也很好,但他們不可能做到天衣無縫。只要做過,就一定會留下痕跡。現在,他已經發現了一絲微光的線索,接下來,就是順藤摸瓜,耐心而堅韌地追查下去,直到揭開全部真相。他與趙衛國,與“瓷窯會”的這場暗戰,進入了更加驚心動魄的深水區。
喜歡天道正義請大家收藏:()天道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