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陸明調研結束后的第三天,關于組織清水村干部群眾外出考察學習的通知正式下達到了河陽鎮政府。市委辦公室直接協調,選定了本省另外一個山區縣——云霧縣的兩個鄉村旅游發展典范村作為考察點,考察時間定在一周后,為期三天。市扶貧辦將承擔大部分交通和食宿費用。
消息傳到清水村,像一塊石頭投進了平靜的池塘,激起了層層漣漪。村委會的高音喇叭廣播了好幾遍,趙大山又挨家挨戶通知,但村民們的反應卻遠不如楚峰預想的那么熱烈,反而充滿了各種疑慮和擔憂。
晚上,楚峰特意趕到清水村,在村委會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想親自做動員工作。昏暗的燈光下,會議室里坐滿了人,煙霧繚繞,議論紛紛。
楚峰開門見山:“鄉親們,市委陸書記非常關心咱們村的發展,特意安排大家出去考察學習,去看看人家那些山區村是怎么靠著綠水青山過上好日子的。機會難得,費用大部分由市里出,咱們只象征性出一點。這次主要請咱們村里有想法、以后可能參與旅游發展的鄉親們去,名額有限,大家自愿報名。”
他話音剛落,下面就炸開了鍋。
老光棍李老四率先嚷嚷起來:“楚鎮長,出去看看?看啥呀?咱這山溝溝還能跟人家比?人家那都是有錢投進去的!咱要錢沒錢,要人沒人,看了也是白看,凈耽誤工夫!有那功夫,我不如多刨兩畝地!”
張嬸雖然心動,但也猶豫:“楚鎮長,去幾天啊?家里雞鴨豬羊誰喂?娃誰管?再說,出去吃住都得花錢吧?咱可掏不起多少。”
比較有頭腦的年輕媳婦王彩鳳(與寡婦王彩鳳同名不同人)小聲問:“楚鎮長,去的都是啥地方?跟咱這情況像不?別到時候看的都是花花架子,回來用不上。”
就連趙大山也有些底氣不足,私下對楚峰說:“楚鎮長,大伙兒的顧慮也不是沒道理。出去一趟,要是學不到真經,回來搞不起來,反而落埋怨。再說,村里確實窮,讓大家自己掏錢,哪怕一點點,也難。”
面對種種質疑,楚峰沒有急躁,他耐心地解釋:
“老李叔,咱們不是去跟人家比闊氣,是去學思路、學方法!看看人家是怎么起步的,怎么利用現有資源的。沒錢可以慢慢攢,可以爭取支持,但首先得有個方向,有個奔頭!”
“張嬸,時間就三天,家里的事左鄰右舍互相幫襯一下。費用大家放心,市里出了大頭,村里再想辦法補貼點,個人基本不用掏什么錢。”
“彩鳳妹子問得好!這次選的點,跟咱們情況很像,都是偏遠山區,原來也窮,就是靠搞生態旅游慢慢發展起來的。咱們就是要去學人家怎么因地制宜、土法上馬的!”
“大山支書,咱們干部要帶頭!如果連出去看看的勇氣都沒有,怎么帶領大家闖新路?困難肯定有,但辦法總比困難多!這次考察,村干部和黨員必須帶頭參加!”
盡管楚峰苦口婆心,但報名的積極性依然不高。最后,還是趙大山硬著頭皮,點了幾個平時比較活絡、家里負擔相對輕的村民,加上全部村干部和黨員,勉強湊夠了15人的考察團。楚峰決定親自帶隊,鎮里再派扶貧辦主任老劉和一名年輕干事小陳隨行協助。
出發前一天的晚上,楚峰又把考察團成員召集到村委會開會,詳細交代注意事項。
“這次出去,咱們不是去游山玩水的,是去當學生的!”楚峰嚴肅地說,“眼睛要亮,耳朵要靈,腦子要轉!要看人家村子怎么規劃的,路怎么修的,民宿怎么搞的,廁所廚房怎么弄的,菜怎么做的,價格怎么定的,怎么跟游客打交道……細節最重要!每個人都要帶著問題去學!”
他發給每人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看到有用的,聽到關鍵的,都記下來!晚上咱們要開碰頭會,交流心得!”
趙大山也鼓勁道:“老少爺們兒,姐妹們!楚鎮長為了咱們村,跑前跑后,爭取來這么難得的機會,咱們可不能辜負了!出去好好學,回來咱們一起干!”
雖然大家嘴上應著,但楚峰看得出,很多人心里還是七上八下的,對這次考察能帶來多大改變,持懷疑態度。
喜歡天道正義請大家收藏:()天道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