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194:爆小八嘎金幣
時光荏苒,仿佛只是眨眼之間,日歷便翻到了一九九八年的十月三十日。
京城的秋意已深,金黃的銀杏葉鋪滿了北影廠的林蔭道,踩上去沙沙作響,帶來幾分蕭瑟,卻也難掩廠區內一股蒸騰向上的熱氣。
《四大名捕》在湘省衛視的首輪播出已于數日前圓滿落幕,但其引發的熱潮非但沒有平息,反而以一種更實在的方式洶涌反饋回來——二輪播放權的銷售。
結果只能用“瘋搶”來形容。
電話幾乎被打爆,來自全國各大省級電視臺的購片主任、負責人,使盡渾身解數,通過各種關系渠道,希望能拿下這部已然被市場驗證為“爆款”的武俠大劇。
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遠超首輪,光是二輪播映權預期的總收入,就足以讓光線傳媒和背后的盛影傳媒賺得盆滿缽滿,不僅完全覆蓋了高昂的制作成本,利潤空間之大,讓蔡怡濃和李囯立每次向王盛匯報時,臉上都難掩激動之色。
王盛對此倒是頗為平靜,只要掏錢,就賣。
……
與此同時,《十七歲的單車》也順利通過了電影局的審查。
這部洋溢著青春氣息與淡淡傷感的影片,在當下這個節點,內容清新,并無任何敏感之處,順利拿到了上映許可。
最終,這部由張揚執導,一眾新人挑大梁的青春片,定于十一月六日,在已然形成默契與渠道的“九地市場”率先首映。
然而,王盛的注意力,此刻更多地投向了東瀛。
第十一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已于十月下旬拉開帷幕。
由霍健起執導,霍健起和藝辦主任史棟明帶隊,《那山那人那狗》劇組主要成員已先期抵達東京,參與影展活動,為影片造勢。
王盛并未隨隊一同前往。他自有打算。
一方面,北影廠和盛影傳媒內部事務繁雜,需要他坐鎮決策;另一方面,他對這部影片在東京的前景有著超乎常人的判斷和期待。
他早已通過越洋電話,向霍健起和史棟明做了明確的囑咐:“穩住,多看,少說。有人問價,就告訴他們,能做主的人還沒到。低于一千五百萬美元,免談?!?/p>
電話那頭的霍健起和史棟明聽得是目瞪口呆,一千五百萬美元?
在這個年代,這對一部中國文藝片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他們內心充滿了不解與難以置信。
但出于對王盛近乎盲目的信任,以及王盛承諾所有談判由他負責,兩人倒也放松下來,只當是公費出國,開闊眼界,沉浸在電影節的藝術氛圍中,順便忐忑又期待地等待著可能的“奇跡”。
十一月六日,《十七歲的單車》在九地同步上映。
如同預料之中,這種帶著文藝氣息、聚焦少男少女心事的青春片,在當下以商業喜劇和武俠劇為主流的市場里,顯得頗為小眾和另類。
雖然因其獨特的氣質和北影廠聯盟的渠道支持,吸引了一批年輕學生和影評人的目光,但首日票房并不火爆,僅報收五十萬元人民幣。
這個數字與《30天》乃至《瘋狂彩票2》的首日成績相比,差距明顯,但也算是在預期之內,回本壓力不大,若能依靠口碑慢慢發酵,或許能有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