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國以北六百公里,一處靈山中;一條漂亮的白玉龍正在山澗和翠峰中穿行,龍爪拂過山峰上蒼松,從松枝縫隙中鉆出展開碧綠;龍須飄落掛在了山谷處,顯出清泉。
這條龍是浦娥的龍身摸樣。而她在做她擅長的事情,即調理這片土地的寧和。
在這極北區域,每年夏季最熱時候會有一輪豐收。
浦娥遠離紛爭。隨著今年一批又一批衣衫襤褸的人前來尋求庇護。
她也給了這些人們足夠的庇護,將這些人都收下了。一萬,兩萬,三萬,越來越多,然而這里的人氣并沒有增加多少。
每年春天來收麥子的就是那么一點人。而且每次到冬季,人就消失了。
這片土地沒法承載這么多人。浦娥在收下了這些因爻地戰亂而來的苦命人后,則是讓他們放棄了爻人身份。
在蒼翠農田中,每個人勞作時,背部會顯現出一條龍脊。但這些逃難者們渾然不知,他們只知道,只要回去吃一頓后,躺白玉板,就能睡了;睡數十年,直到外面斧柯爛掉。
這些逃難者們的變化,是浦娥在麥子中混入一縷龍血帶來的影響。
浦娥現在已經修好了北極的傳送門了,她現在在等待天空邪月露出破綻后,她就帶著子民們遠航。
而邪月會露出破綻嗎?浦娥知曉,隨著接下來事態發展:無論是羲人界陷入終焉,還是羲人界內部意志對邪月最終反擊,天空都是可以有一瞬間安全通航。
只不過,羲人界上的這場戰爭的結局到底是什么?與她都無關了。
…佛系…
在數百年前,浦娥剛剛入手這個位面時,智勇系統對這個世界的物理進行過詳解。
她穿越到這個位面的任務是探索“時空變動可能性”,打造出一條可以被控制的“劇情時空”。她很羨慕那些擁有“可控劇情時空”的穿越者,就如同二十一世紀某些人羨慕能坐在寶馬車中哭一樣。
在山脈的頂端,浦娥正在看著書;書本上是爻算的法門,其中包含儒家牧民,法家治國的道理。
而在這山谷中,被云霧遮蔽的中心,有一個千人的小城。小城中有儒生,有武師,有看守城門的兵卒,以及一些玄學之士們。這些人,每天都有人來輪換,換下來的人進入山中冬眠,而城中崗位是不變。
浦娥知曉:書本中的東西是死的,需要人來維持,才能讓道理持續在人和人之間流動。
而在人和人之間流動的“道理”就是羲人界,乃至這個位面中最奇特的力量。說的人越多,信的人越多,這股“力量”也就愈發強大。
山河被扭動,氣候被規定,乃至鬼神也因此從其中誕生。
而后,兵家煞氣,儒家浩然之氣,法家鐵律,乃至超然物外的仙靈之氣,都會產生。
在大部分星球上,這股以智慧生命為源而誕生的力量,其正式名稱其實叫做“信仰之力”,且都被少數個體篡奪;隨著文明發展,這些篡奪信仰之力的個體也變得強大,登上了神的位置。
當然,所有誕生于文明中的“秩序神祇”,汲取的都是負熵的精神力。然而熵增混沌這一部分,也最終變成了混沌無序的存在。
羲人界是非常特殊的存在,其并沒有神;亦可以說,誕生于此處的神祇都遠離此處,讓此地信仰之力自行運轉。
所以羲人界對于混沌有著強大抗性。這也就是浦娥來這兒的緣故。——如果一切如她所愿,她帶來的龍裔融入了這里,那么他們背負的混沌因果,則是在此地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