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硯:……
他懂,但是寫不好。
前世在他成為一名漫畫家前,他是個理科生,學的是公式,用的也是公式。
八股文雖難,可他能抓住脈絡,能套用公式,詩對他而言就太縹緲了。
再看周既白,隨手寫的一首詩,比他抓耳撓腮寫出來的都要強不少,陳硯就想,果然是古人才能有此浪漫。
他還是太實際了。
這種痛苦的日子被落榜歸來的周榮打破。
周榮將自己的文章默下來交給楊夫子,楊夫子看過后道:“文章火候到了,只是對朝廷頒布的政令知之甚少,你不該再拘于家中苦讀,該出去走走了。”
周榮帶著兩個小的去縣城游玩了一番,就收拾行李踏出家門去游學了。
等周榮走后,陳硯的苦日子又繼續。
楊夫子實在是才華橫溢,竟能讓陳硯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寫出還算過得去的詩。
因詩詞的進步,他的文章也進步更甚。
以往他的文章很扎實,卻少了觸動人心的情緒,如今竟能觸動人心,就連楊夫子都稱贊:“你的文章大有精進。”
在楊夫子看來,此文莫說縣試,就是參加府試、院試也足矣。
不過這等話他是不會輕易說出口,以防影響陳硯的心態。
苦讀一年,楊夫子給陳硯和周既白放了十天的年假,讓他們好好休息。
最重要的是他要好好歇歇。
回到家,陳硯依舊是天不亮就醒,猛然想起是過年,就在床上賴了會兒再起床。
陳得壽和柳氏忙著準備過年的種種,突然閑下來的陳硯很不習慣,回到屋子后方才想起楊夫子不讓他將書帶回來,家中只有筆墨紙張。
陳硯準備畫《孟子》。
楊夫子家中藏書極多,再加周榮送的書,陳硯并未再額外買書,平日除了給楊夫子送三節六禮和二兩銀子的束脩外,只用買筆墨紙張,即便如此,他靠《論語》賺的十兩銀子也花得差不多了。
應考縣試除了要五位考生互保外,還需找位廩生作保,需交二兩保銀,這也是一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