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永安帝,胡益便恭敬行了叩首禮,道:“陛下,如今開海一事上至朝堂,下至士林無不贊同,是以開海迫在眉睫,臣以為此次開海關系重大,必要慎重待之。”
永安帝靠坐在椅子上,不辨喜怒問道:“胡閣老可有對策?”
“臣以為多開幾處岸口,實行不同開海之策,多加對比,再擇優推行,如此方可避免因臣子個人之失,導致開海效果不佳。”
他與劉守仁相聯合,能將焦志行壓下去,將市舶司納入己方。
可他勢力比之劉守仁又差了不少,這市舶司的人選會落入劉守仁手中。
如此一來,便是大大增添劉守仁的實力,使他往后在劉守仁面前更被動。
此次劉守仁敢假借他之名毒害陳硯,可知一旦自己被徹底壓下去,不知要背多少黑鍋。
倒不如將開海一事分攤出去,絕不叫劉守仁一人吃盡開海好處。
永安帝陷入沉思。
依他所想,本要在松奉開海,讓陳硯主辦此事。
此時聽胡益所言,若多開幾個岸口,于大梁而言更穩當。
“何人主持開海一事?”
胡益早等著永安帝此言,當即就道:“開海乃是重中之重,必要能者居之。臣以為該開朝考,將京中七品及以上官員聚集考核,讓他們各自出開海之策,挑出能提出可行之法者。”
一旦這法子出來,劉守仁的算盤就要落空了,他胡益也可爭上一爭。
永安帝沉吟著道:“便依此法。”
胡益謝恩后便要告退,卻被永安帝留住。
“朕聽聞胡閣老有些個門生,對開海一事頗有微詞?”
胡益一驚。
此事他做得極隱蔽,竟還是讓天子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