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五,錦州府衙門口再次被大大小小的商賈圍滿了。
張潤杰穿上緋色官服,神情一片肅穆。
與之相比,旁邊須發全白的一位老者則是面露擔憂:“東翁,貿然增加船引,這拍賣的價格必然大降,且每份船引能分配的護送炮船太少,若遇上海寇……”
張潤杰打斷那老者的絮叨:“若不增加船引,八大家能拍到手的船引不夠,貨物堆壓嚴重,一旦前往松奉的貿易島,讓陳硯將貿易島盤活,錦州城的開海口就名存實亡了。”
“貿易島若果真如此容易盤活,陳硯又何須來錦州尋商賈?”
老者神情凝重:“聽聞陳硯回了松奉后就一直在花錢修建貿易島,那般大的陣仗,所需花銷必然不少,他只是松奉知府,又能調動多少資金?能支持到現今已是令人驚嘆,他怕是早就山窮水盡。”
張潤杰目光微凝,緩緩坐下的,靜靜聽著老者的規勸。
“如今東翁與那陳硯正是角力之時,莫要看陳硯花樣百出,實則始終是冒大險,莫說他一個知府,即便首輔大人想要如他設想那般建設整個貿易島,也是妄想。如今東翁占上風,只需穩住,陳硯想要后來者居上?”
老者搖搖頭,笑道:“難。”
張潤杰陷入沉思。
前晚他回府衙時,王凝之已經在府衙里等著他。
當聽到陳硯對整個貿易島的規劃時,張潤杰徹底慌了神。
一旦讓陳硯將貿易島建立起來,他張潤杰就再無還手之力。
唯有在此時才能壓制陳硯。
于是在王凝之提出增加船引,幫八大家銷貨時,張潤杰答應了。
從昨日起,他的幕僚們就一直勸他,說來說去都是此舉冒險,可張潤杰一想到陳硯此行的目的,就知自已不得不冒險。
那些幕僚見勸不住張潤杰,便請了張潤杰最敬重的曾老先生出馬。
果然,張潤杰動搖了。
只是……
“若不幫八大家將貨賣出去,且給其他商賈更多機會,以陳硯的規劃與口才,必然能拉走不少商賈。”
聞言,曾老先生笑道:“此事想要解決不難,只需東翁稍稍讓利就可。”
張潤杰急切道:“本官已賺夠三年該給朝廷繳納的稅銀,如今只需將松奉壓制三年即可,還望先生賜教。”
曾老先生笑著道:“十份船引依舊不變,只需將每份船引的商船數額上限提高到二十,甚至三十艘商船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