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年禮
“此年禮需座師自取?!?/p>
這話倒是讓王申更好奇了幾分。
他并不認為陳硯會拿他逗樂,不過他也想不出什么年禮需自取。
陳硯并不賣關子,而是彎腰恭敬道:“座師在東陽府修水利、剿土匪,功績卓著,想來任期一到,極有可能入中樞。中樞想再寸進便極難,恩師何不在東陽積攢更多政績,入中樞時謀得更好位子?”
地方官員入京,降半級是常事,若在地方上立下大功,平級調入已是極限。
王申乃是四品,在地方上做出了不小的功績,應該能平調。
京城的四品官和地方上不可同日而語。
可在京中再想往上爬,每一步都極難,每走一步都要受到眾多掣肘。
若是地方上的功績再大些,到時王申背后的勢力再運作一番,或許能有更好的任命。
就算王申沒有家族背景,也會有座師有派系。
陳硯原本的想法是王申剿一年匪,正好兩任結束,按照大梁的規矩該調走。
如此規定,為的是防官員在本地與鄉紳勾結。
兩任結束,王申只剿滅了盤蛇山的土匪,其他地方的匪患還未徹底清除,王申留下來第三任。
如果中樞沒有人幫王申騰挪,以王申一個地方上的四品官員,是左右不了吏部任命的。
既然是第三任,只剿匪就過于浪費了,大可再攢點政績。
王申靠在椅背上,并未開口。
只要沒拒絕,陳硯就繼續:“座師修水利是為了民生,剿匪也是為了民生。東陽府已安定,可百姓依舊吃不飽穿不暖,座師何不幫東陽府百姓脫貧?”
又是詢問,陳硯眼角余光始終落在王申臉上,觀察著他的神情。
王申神情并未有絲毫變化,也依舊靜默不語。
陳硯有些拿捏不準他的心思,也就不藏著掖著,一次將心中所想說了出來:“想要百姓脫貧,無非兩種法子,一是讓他們有足夠的田地耕種,收更多糧食;二就是在此地建立一個產業,一個舉國文明的產業,能讓百姓多一個營生?!?/p>
“東陽府的田地多在鄉紳地主手中,旁人動不得,這第一條路走不通。如今只剩下第二條,那就是建立一個龐大的產業,能讓東陽府許多百姓參與其中的產業。大梁富庶州府,都有其獨特之處,譬如永青州的毫筆,南克州的咸魚等?!?/p>
到了此時,王申終于開口:“大梁以農為本,若人人都去行商,地誰種,糧食哪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