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邊的人?還是府衙的人?
此事他只與那兩名衙役透過風,難不成是那兩名衙役背后另有他人,得知消息后再將此事告知陳硯,讓陳硯早做了準備?
再想到陳硯不懂土話,卻將整個府衙上下的官吏名字職務都記下了,必定是有人相幫。
是誰生了二心?
胡德運腳步越來越快,腦子里已經閃現出數個名字。
這一日,府衙上下的官吏發現早上還春和日麗的府臺大人,到了上午就已經烏云密布。
眾人皆是夾著尾巴做人,就怕觸霉頭。
如此膽戰心驚過了兩日,陳同知回來了,還帶來了大捷的喜訊。
陳硯坐于馬車車轅,那位與他一同出去的衙役趕著馬車,馬車其后則是用一根繩子串著四名倭寇的死尸,一路在地上拖拽。
在馬車之后,是二十多個新舊不一的獨輪車,每個獨輪車上都躺著被海水泡脹了的倭寇尸首。
路邊的百姓看傻了。
以往兇神惡煞的倭寇,如今成了一具具死尸,被隨意拖拽凌辱,仿若人人都能去踩一腳。
那名趕車的衙役扯著嗓子一路吆喝:“臺貢縣大捷!斬倭寇一百六十一人!”
“臺貢縣大捷!斬倭寇一百六十一人!”
“臺貢縣大捷……”
一路高歌,引得無數人從各個屋子走出觀看,就連府衙的眾官員也都放下公務圍站在府衙門口。
待到當頭的馬車停在府衙門口,最后一輛推著死尸的板車還在街尾。
如此奇景不止讓百姓大為震撼,就連府衙里的官員們也是被驚得目瞪口呆。
陳硯從馬車上跳下,對府衙門口眾圍觀的官員朗聲道:“府臺大人何在,下官特歸來報喜訊,此次臺貢縣大捷,斬倭寇一百六十一人!”
一位中年官員反應過來。趕忙迎上陳硯道:“府臺大人在府衙內,陳同知與本官一同入府衙去見府臺大人。”
此官員姓蔡,也是一名通判,深得知府胡德運的信任。
陳硯卻往后退一步,朗聲道:“這等倭寇奸人的尸首如何能污了我大梁府衙?本官與這等倭寇交手,身上有他們的臟血,就不去礙府臺大人的眼。勞煩蔡通判替本官向府臺大人稟告一番,下官不才,只剿滅一百六十一名倭寇,剩余近二百名倭寇逃走,還請府臺大人責罰!”
府衙門口眾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都有些懵。